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头条记者 > 第一百零一章 深山何处钟(3)

第一百零一章 深山何处钟(3)

也能感觉到他的自私自利,但表面必须过得去,于是哈哈笑:“老哥您说啥呢,走,宵夜。”

吴哥马上拨打卫强电话,他在正天的房间看电视,早就犯困了,以为要回家赶紧跑过来。

吴哥笑着说:“你这老同学来了,该好好聊聊,却被我拉过来一直说话。这样吧,你让我的司机先回,咱们四个人去吃宵夜,喝两杯啤酒。”

正天跟着后面进来,闻言转身就回房间换鞋穿外套,卫强说听领导的,拿出电话就安排司机、订饭店。

四个人坐卫强的车到了一个烤全羊的地方,路上吴哥说他好这一口:“萧主任当年把良县搞了个底朝天,应该知道我们老家产羊肉,山贫水涩的地方羊想吃饱就得多跑,于是肉质就好。”

萧寒一直在想怎么跟这个王局说,吴哥说话他就没在意,正天以为他这个叔叔在考虑采访的事情,马上就接话:“领导,我听着口水就出来了。”

吴哥跟正天想法一样,心里说好记者就是好记者,这都开始考虑采访提纲了吧,他伸手拍拍萧寒肩膀:“咱今晚好好吃羊肉,有啥事情明天再说不迟。”

呵呵笑了下,萧寒说:“好。”

很远处就看到一片白烟,路边一个二层的小楼前几个大火炉子,炉子后面几个小伙子在烤着肉,十多个大灯泡挂得都不高,光线几乎都笼罩在这炉子前后。

到了跟前萧寒从车窗看里面熙熙攘攘,看来生意不错,但嘈杂的声响非常烦人,摇滚乐声、划拳猜令声、大声说话声混杂着,不由就让萧寒皱了下眉头。

路两边停着好多车,卫强减缓车速说:“老同学,就是这里,我们长山最好的烤全羊店。”

萧寒捏着手机准备下车,但卫强过了店面也没停车,而是绕过去进了店旁边的小巷子,萧寒以为他找车位,但很快就拐进一个小院子里,原来这就是烤肉店的后院。

依然能听到前面楼里食客们的声响,但已经好多了,卫强在前,领着他们上了一个梯子,萧寒这才发现原来楼顶还有临时搭建的两个房间,钢结构,铝塑板,倒也干净别致。

卫强说这就是给一些领导或者好朋友安排用的,不对外。

第一个房间里好像刚散摊,卫强领着他们进了第二个房间,然后出去点菜了。

吴哥走到窗前,看着远处万家灯火的市中心:“萧寒老弟,每次来这里我都感慨,外面看每个家都是温暖的灯光,而里面却发生着形形色色的故事。”

萧寒笑了笑:“苏联大文豪托尔斯泰不就说过吗——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吴哥回身拉着萧寒坐下:“小李,你也坐。萧老弟,这句话我知道,但一直也理解不了,正好请教一下。”

正天坐下也专心看着萧寒,看来他也不理解这话的意思。

萧寒脱下外套挂在椅背上:“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幸福不过是人生体验的一种最佳状态,而越靠近最佳,样本的量越会收窄。就像咱们丰收后收割后的小麦,饱满的籽粒都差不多,几乎找不出多少不同点。

而对于不幸福也就是不佳这种状态,是没有指标要求的,只要在无穷远处、无穷不佳就可以了。同样是一堆麦粒,风吹走的都是瘪的不成熟的,这些麦粒不会被磨成面也无法成为种子,他们的命运不管如何抗争都是沤成了粪。”

看吴哥点头思考,而正天依旧茫然,萧寒笑了笑进一步解释:“托尔斯泰信奉基督宗教,他这话是结合神学思想说的,也就是:善与恶并非是对立的,恶是善的不完整状态。

对于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幸福的家庭需要满足某些核心的条件,而家庭只要某个核心条件不能得到满足,就会沦为不幸,而不幸的方式根据条件的缺失而形态不一。

这类似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论述完美的城邦,他说需要满足四个条件:理智,勇敢,节制,正义。如果缺乏其中一样或几样,理想政体就会变态为斯巴达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僭主政体。

这么说有些深,简单说——咱们去打靶,或者去打猎,咱三个人拿三把一样的枪:打中了十环或者打死了猎物,枪的弹道都是相似的,而脱靶或者没打住猎物,那就是各有各的偏离。

这句话出自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几乎所有的翻译版本,这句话都出现在第一章的开头,也就是全书的第一句话。”

李正天插话说他看过这本书,吴哥也点头说他也看过。

萧寒“嗯,”了一声,接着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