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陈阳等人付了钱后出门不谈。
刚刚他们卖他们鱼胶的年轻老板做成了今天的第一笔生意,心情正好。
他溜溜达达来到店门口,看着大奔和货运运远去的车影兴奋无比地吹了一声口哨。
“这几个棒槌,放养当野生买,这次赚发了!”
可就在他高兴的档口,口袋里的电话响起!
“儿子,我今天放在仓库桌上的那一块鱼胶,你帮我找个礼盒包装起来,一会儿我给客人送去!”
年轻人想了半天:“什么鱼胶?桌上不全是金龙胶吗?”
电话那边年轻老板的父亲笑道:“就那块巴掌大小的……我特地放在小博古架上的盒子里……”
年轻人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哦哦!是那块啊,刚有几个傻子花野生金龙胶的价格买了我们家放养金龙胶,而且一次买三块,我就把那块巴掌大点的送给他们了,爸,我跟你说,我们今天最少……”
他这边话还没讲话,电话那头就听到“咕咚”一声,接着就听到有人喊:“快打120!”
…………………………………………………………………………
这边大奔跟在货运运的后面,风驰电掣……
没多久就到了人间滋味。
卸了车,陈阳这边付了车钱打发货运运师傅走后,来到院子里。
只见谢朝宗一脸兴奋地看着陈阳:“怎么拾到宝贝啦?”
陈阳嘿嘿一笑:“应该是的!”
吴永顺这边还蒙在鼓里呢,虽然他知道是好事,但具体是什么好事,刚刚谢朝宗神神秘秘笑了一路,就是闭口不言。
谢朝宗不是不想说,是他也怕自己眼力有问题啊。
但经过陈阳确认,他终于放下心来,对着吴永顺道:“吴总!咱们这次可捡到宝了!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块巴掌大小的鱼胶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小须金钱鳌。”
说完,他从五块钱成本的锦盒中小心翼翼地拿出陈阳刚刚买三送一送的那一小块鱼胶。
那块鱼胶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再没了店里角落中憋屈的晦暗,反而呈现出金光奕奕的风采。
“什么?小须金线鳌?”吴永顺显然也听说过这个名字。
谢朝宗肯定的说:“对,就是小须金线鳌,黄唇鱼的鱼鳔,也是花胶中的极品,被称为“鱼胶之王”。这是级别最高的花胶,非常罕见,一般都被当作收藏品收藏起来,每斤价格在几十万以上,如体型厚大者,更是达到百多万……。”
还没等谢朝宗说完,陈阳那边弱弱得举手报告:“师伯!额!……”
谢朝宗朝他看了一眼:“有什么话你说啊!吴总又不是外人。”
陈阳只好尴尬道:“这个……这个不是小须金线鳌,是那啥,大须金线鳌。”
谢朝宗:“……”
陈阳(⊙︿⊙):“我踏马不想当面打脸,是你非要叫我当着人家吴总面说得。”
谢朝宗(⊙_⊙)?:“尼玛!”
得嘞!都是砖家,一个除了知道名字,啥也不懂,一个知道皮毛,诊断总拉跨……大哥不笑二哥。
吴永顺看着这同门师伯、师侄两个心情再也经不起激荡。
没办法,大家只能辗转找人,看看谁认识这方面的真行家。
这一找,还真让谢朝宗找着了,张玉山的一个师兄,十几年前该学了粤菜,他的师傅,就是辨识花胶的行家。
得嘞,大家伙又上车寻摸真专家去了。
到了专家家里,老头拿了鱼胶一看就爱不释手道:“好东西好东西,最少五十年以上的大须金钱鳌!”
谢朝宗老脸一红,犹自强辩道:“老师傅,你是不是看错了,这个须一点都不大呀!”
老头白了他一眼:“那人家这体格子也不大呀?”
这下大家都没话说了,巴掌大的鱼胶,须子能有多大?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朝宗,记下!
老头掌眼,自然要将他的理由说出来的。
原来这种大须金钱鳌是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加州犬型黄花鱼)地鱼鳔所制,虽然没有小须值钱,但放到现在,尤其是五十年的老胶,那价格也是奔着天价去了。
“墨西哥石首鱼的鱼胶和黄唇鱼的鱼胶,均被称为“金钱鳘鱼胶”。为了区分这两种鱼胶,必须根据鱼鳔上“须”的长短。因此黄唇鱼胶被称为“小须金钱”,墨西哥石首鱼鱼胶被称为“大须金钱””。老头继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