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一家"花局"。
清代末年,古城扬州"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遗风依然盛行。
1885年(前清光绪十一年),扬州人陈霭亭租赁了得胜桥巷内的十几间民房和几分空地,创设了"富春花局",栽培四季花卉,创作各式盆景应市。
1910年(前清宣统二年),陈霭亭去世,其子陈步云继承父业,继续经营。
民国初年,周谷人任扬州商会会长,他70多岁的父亲周颖孝有一个嗜好,就是天天要上茶馆吃茶。
当时的茶馆店老板都是安清帮头目,茶馆就是他们的"堂口",不少流|氓常在那里做不正当的交易。
周谷人不愿父亲和这些人接触,担心会影响到他的商会工作以及自己的声誉,当时商会的"商业中学"庶务员陈步云便向周谷人建议,在他的花局里自办茶馆,专供老太爷和朋友们享用,于是,茶社就此开张,起初挂招牌,一直保留"花局"名义,以免清帮中人来找麻烦。
后来,陈步云才将花局改名为"藏春坞茶社",又更名为"借园俱乐部",最后定名为"富春茶社"。
富春以三样东西在当时闻名。
第一,点心,富春的点心扬州一绝,尤以三丁包、五丁包出名。
第二,茶水,富春对外供应一种名叫“魁龙珠”的茶叶。
它是用浙江的龙井、安徽的魁针,加上富春花园自家种植的珠兰兑制而成。
此茶取龙井之味、魁针之色、珠兰之香,以扬子江水泡沏,融苏、浙、皖三省名茶于一壶,浓郁淳朴,色清澈,味芳香,入口柔和,解渴去腻,令人神清气爽,疲劳顿清。
第三,就是这蟹粉狮子头了。
早前的茶园,不仅卖茶、点心,还会弄一些特色菜品供客人品尝。这点跟之前说得淮安文楼很像,都是一类性质的茶楼。
而这位刁一凡大师,就是富春在建国后,做蟹粉狮子头最出名的一位。
传说巴金、朱自清、冰心、林散之、吴作人、梅兰芳、赵丹等名人在品尝了他的狮子头后纷纷赞不绝口。
而方志武竟然把陈阳做的狮子头和刁一凡的狮子头放在一起对比,可想而知他对陈阳的菜品评价该有多高。
现场观众在看到大屏幕上有关富春和刁一凡的简介时,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观众们在没有类比时,还不能体会方志武对陈阳这道狮子头的赞美有多高。
可现在看完大屏幕上的图文简介,全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