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站在门口没有进去,当他听到里面吴楠打招呼的声音响起这才转身去了后厨。
如今的小院是真的好,其实你看陈阳开店这半个月就请假了两次,要是搁别的店,谁敢这么搞?
生意立马黄球了~但一是陈阳的菜品是真的帝都独一份儿,还有就是师妹的功劳。
她每天在微博上分享一些平时拍得菜品小图片,或者是一些跟师兄和小二他们拉扯的搞笑片段。
这使得微博上的粉丝数随着各种事情热度的减退,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每天都在递增。
当然,那只是一方面。
做口碑的商家有个好处,就是你永远别怕没宣传就没客人,华国的国情是……口口相传比花大钱做广告效果还好。
尤其是在一些传统餐饮业,有些老店,木框子门都烂了,照样每天生意红火,甚至一些年轻人开着豪车、带着女朋友特意赶来尝尝味道。
虽说人间滋味还没有达到老店的那个年头,但一步步走来,在陈阳的要求下,每道菜精益求精,口碑方面真的没话说。
就拿国内那几个美食APP,人间滋味被动被测评,只要是来吃过的几乎一水儿好评。
当然,没有差评是不可能的。
偶尔有几个眼红的友商发布一些不实评价,后面就紧跟着一摞良心客人围着这条评价猛批。
现如今,小院已经成了帝都小有名气的淮扬菜小店。
有单纯商业招待谈事儿的或者是朋友间的小聚,安排在小院这还是挺舒服的。
有的人说你人间滋味没卖酒呢还。
不错,但除非是硬性社交,现在有几个年轻人喜欢将白酒瓶子系在腰上带着走?
小院现在也不是不卖酒,店里也提供一些啤酒助兴,到了东西估计还会做些黄酒。
到时候黄酒里放些生姜、冰糖,用水壶放在小碳炉上加温,客人和朋友看着小院的初雪,想想那场景就很惬意。
做过餐饮的人都知道,像陈阳他们这种小店,菜单上的菜品不要太多,但一定要精致、勤换。
譬如今天,陈阳让叶佳怡将之前一直霸榜的软兜长鱼和平桥豆腐等菜品撤下,最近主推将军过桥、干丝脆鱼和从颐宫简德运那得来的花盏琵琶鸭。
比如最常见的两人桌客人,可以选择点心或者不要点心直接点一份干丝脆鱼。
喝酒的客人再给上一道凉菜盐水双雄。
热菜选两个,一份黑鱼两吃两道菜,再加上素桂鱼,最后来个米饭或者甜品齐活。
人再多个,就可以再上一份花盏琵琶鸭。
这样客人吃得舒服,不浪费。而且有汤有菜,有荤有素,吃完整体感觉就很清爽。
还有个好处,小院的备货不用太复杂,人就这么多人,菜式太复杂一是增加采购的难度,二是增加烹调的难度。
这么做了王健那省事,陈阳这动辄就可以几桌的菜品一起制作,出品速度很快。
那有没有缺点?
有。
比如有的客人专门为了吃某道菜来了小院,一看没有这道菜是不是很失望。
师妹这说了个折中的办法,每天在微博公布第二天的菜谱,喜欢登录微博的会员自然会看到菜单。
有特别要求的可以可以提前跟小院沟通。
说到这就涉及到增加跟客人沟通渠道的问题了,师妹让他看是不是再招个专门的收银,她的任务就是收银、账目和维护新增加的威信和扣羣,负责解释会员们的问题。
这是个好办法,但陈阳还在犹豫,小院每一次进人都要慎之又慎。
宁可几人忙得焦头烂额也不能轻易招人。
因为招来的人要知根知底、还要跟大家相处愉快。
不知根知底,万一是外人友商进来整活的怎么办?
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了,普通馆子招服务员,老板心说服务员怕啥,又接触不到什么核心机密。
但踏马这世界上有种人,她不想知道你的核心机密,只要偷学你的一招半式,整个形似神不似就很满足了。
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跟陈阳似的追求巅峰的,他们学会了一招半式,转眼就跟孔良才似的在你家旁边开个新店,要怎么恶心就怎么恶心。
还有,小院现在气氛很好,尤其是小二、师妹和王健三人相处都很和谐,处着处着大家都是奔着朋友去的,插个人进来,万一是个不安分的,四处兴风作浪,开掉之后小院几人还能不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