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赚了?”突然,吕小燕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师傅!”
“师傅!”
吕小燕进门笑问:“你们又赚什么了?”
叶佳怡笑道:“师兄说准备让小二哥家开个传统的饽饽铺!”
“饽饽铺?”吕小燕闻言眼睛一亮。
饽饽铺这个说法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乍一听,还挺新鲜。
“开饽饽铺?你们准备做什么产品?”吕小燕问。
“暂时只有蜂糖糕、烧麦这些!”
吕小燕笑道:“你们这些年轻人胆子真大。什么都不懂,就敢开这个开那个。”
陈阳和师妹对视一眼,心说开个饽饽铺子还能有什么讲究。
吕小燕道:“开饽饽铺,老板别的不会,首先要会一门手艺,熬猪油!”
陈阳乐了:“师傅,熬猪油我太会了,每次不知道要熬多少斤。”
吕小燕似笑非笑地看着徒弟:“我说的熬猪油可不仅仅是熬,这里头的学问大了去了!”
陈阳不解道:“师傅,我就是开个点心店,跟猪油有什么关系啊?”
“咱们帝都的饽饽铺,无论做什么点心,除了净素的糕点,一律用猪油起酥。你说猪油重要不重要?”
“我就这么说吧,以前西四牌楼有一个叫兰英斋的饽饽铺,藤萝饼做得特别好。这家柜上的藤萝饼买回家用瓷罐子收起来,过个一年也不会走油发霉。”
陈阳听完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
要放在现在,这得放多少添加剂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早年帝都没有屠宰场,屠户杀猪的地方叫汤锅,都集中在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一带,汤锅除了杀猪之外就是熬炼猪油,他们把熬好的猪油放在陶土做的大坛子里,做上年月记号便窖藏起来。”
“每年一过重阳,登过高,饽饽铺的掌柜就忙着进货了。这猪油是年代越久,价钱越高,最久的有三十年以上的的陈油,每一家饽饽铺都是要常备的,不过三十年的用不起,窖藏个几年的还是要讲究的!”
陈阳都傻了:“师傅,咱这年代就算想讲究,但也没人窖藏这玩意儿吧?”
吕小燕笑了笑:“谁说没有?”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