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
说得对。
又不是他家养大的,也没吃他家一颗大米,凭什么受这种鸟气?!
嫁过去后,不仅得生娃养家,还得伺候人,不就是在做牛做马吗?!
罗晚意把后世的鸡汤给姑娘们普及了一遍,顿时,就让方晓红她们这些女知青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没错,她们又不是没手没脚,又不是闲在家不挣钱,凭什么要被人作贱?!
方晓红她们无比支持罗晚意,关键是,她一直都挺自强自立的,也很努力的生活,就值得这份尊重。
虽然女知青们是分到一起干活的,可架不住生产队的新鲜新闻太少了。这不,听到传说中的那位当了大官的周之怀带着第二个媳妇回来了,生产队的老娘们小媳妇们早就竖着耳朵到处打听消息了。
从罗晚意来上工之后,她们就故意跑到女知青们边上的责任田去干活,一边干活一边竖起耳朵来偷听。
这不,罗晚意的这番话和女知青们的话,全被好事的妇女们听完了去。
别说方晓红她们觉得很对了,就是生产队的妇女们听了都觉得太正确了。
她们嫁人之后,起早贪黑,伺候完男人和孩子,又得做家务,还要下地挣工分,除了晚上睡觉能休息外,简直就是一刻也不得闲。
偏偏这样,婆家人还不满意,挑三拣四,指桑问槐,一样要干活,吃的还比不起男人呢。
罗晚意这番话说得真的是太好了,很快,不到一个上午,生产队妇女们之间就传遍了这么一个鸡汤。
周之怀和齐惠梅不知道,就一个上午生产队的女人们都对他们的印象不太好了。
这会儿,两口子因为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孩子们也不理会他们,周淮南也不理会他们,周老支书和周老婶子也没过来,所以两个人就带着警卫员和司机打算去生产队逛逛。
结果,他们俩走出去后,就好像被人看猴子一样,只要路上和地里有人,看到他们不仅不打招呼,还悄悄的指指点点。
周之怀倒是还好,知道乡下人都会这样。可,齐惠梅就受不了了,浑身不自在,她觉得这些人一定是在议论自己是后妈,对周淮南不好,上位也不光彩。
这个老家齐惠梅是头一次来,当年和周之怀结婚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回来过一趟,除了见过周老支书,其他的周家亲戚她一个也没有见过。
但是,齐惠梅知道,周之怀的头一个媳妇是一直生活在这里的,据说一直很受老家人的敬重,是这十里八乡的一个传奇。
人就怕比,特别是嫁的都是同一个男人。
齐惠梅要不是爱面子死撑着,换了这会儿是城里的话,她早就转身走人了。
可是,现在,不行。
「八哥,回来了?!」
「这不是八弟吗?!听说你昨天下午回的?!」
「这是八哥呀,差点认不出来了。」
「八弟真的是越活越年轻啊,不像我们啊。」
很快,在地里干活的一些老人们就认出了周之怀,纷纷和他打起了招呼。
周之怀在周家族里排行第八,所以这些当年一起长大的兄弟们还是喊他当年的小名。
「六哥,十二弟,十弟,九弟,我是昨天下午刚到的,你们还好吗?!今天晚上有空到家里喝一杯?!」
周之怀也认出了在地里干活的当年的兄弟们,赶紧客客气气的搭话,又邀请他们来做客。
结果……
「不了,不是一路人。」
「是啊,你是大官,我们这些泥腿子去了也不合适,没什么话说。」
「我也不去了。」
「八弟这次是回来接淮南的?!还是回来看儿媳妇?!」
「老七娶的这个媳妇不错,对他好对孩子们也好,上工又积极,老十三就是眼光好。」
「我也觉得老十三眼光好。」
周之怀很尴尬,一群家族里的兄弟自顾自的说着,明显的不太待见他。
被迫听了好一会儿的称赞他儿子和儿媳妇的话后,周之怀和齐惠梅狼狈的离开了。
这下子,两口子也没有心思再逛了,还不如回去待着呢。
于是,罗晚意下工回来时,周之怀和齐惠梅都坐在院子里边看着孩子们写字读书,一边乘凉。
面已经醒好了,青菜也洗好备着了,铁蛋也赶在她下工之前生了火烧水,这会儿等她洗好的脸和手后,就可以做午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