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太子殿下去了京都府...”侯公公汇报。
“胡闹,太子不该去!”庆帝有些不高兴。
不是别的原因,是庆帝觉得太子不应该去。
去了,不符合太子的身份。
二皇子那里。
“什么?太子去了京都府?”李承泽立马眉飞色舞,“这下有热闹看了。我也去!”
李承泽喜欢凑热闹。
...
京都府。
李承乾一来,气氛就变了。
李承乾是太子,他下场针对范闲,范闲基本就算完了。
这就是更大的权势。
李承乾不是一个人来的。
他还带着腾梓荆。
腾梓荆被抓了。
李承乾来针对范闲。
当然不会用‘范闲打郭宝坤’这个事。
这事,弄不死范闲。
腾梓荆假死的事,涉及欺君,这是死罪,是有可能搞死范闲的。
当李承乾把腾梓荆带上公堂的时候,范闲才有些慌了。
不过也仅仅是有点慌。
范闲有底气,他是庆帝私生子。
他欺君,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个时候,李承泽也已经来了。
他看到腾梓荆,也有些束手无策。
因为腾梓荆假死欺君,这是死罪。
李承泽帮范闲跟李承乾争辩了几句。
“范闲可能是被腾梓荆胁迫...”李承泽打算牺牲腾梓荆,救范闲。这是舍车保帅。
“范闲没被胁迫,诗会的时候,范闲一个人单独见二哥...”李承乾证明了范闲没有被胁迫。
不仅如此,李承乾还证明,腾梓荆成了范闲的手下,“腾梓荆是鉴察院的人,现在成了范闲的护卫。
范闲此举是在欺君...”
李承乾把范闲做的错事,都揪出来了,还都有证据。
可见,范闲的所有事,李承乾都知道。
腾梓荆和范闲一起做了很多事(驾马车,一起去诗会等等。)
腾梓荆和范闲一起欺君的事,否认不了。
(之前,腾梓荆和范闲的‘弱智’行为,就是为了这个局面。)
李承乾出手还是不凡。
直接把范闲摁死了。
只是...
有人掀桌子了。
侯公公来了,他带来了口谕,“范闲和腾梓荆没有欺君...”
有庆帝帮范闲,范闲就算欺君,庆帝说没有,自然也没了。
庆帝的口谕,赶走了太子和二皇子,带走了主审官梅执礼。
这场闹剧,就这样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