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就想办法发货过去。”陈江河也支持骆玉珠。
“听说收税不低...”骆玉珠有些担心。
“别怕,第一次少进点货,咱们先摸清楚路数。”
两人商量着,进了一批货,想办法发到鹏城。
几天后。
两人返回鹏城。
陈江河买的股票还在,没有卖掉。
骆玉珠进的货,到了鹏城果然大卖。
“没想到这么好卖!我还要去进货!”骆玉珠赚钱红了眼。
...
接下来,港岛鹏城,陈江河和骆玉珠两地跑。
骆玉珠在鹏城的服装店已经成了批发店。
骆玉珠在港岛进的货,到了鹏城直接批发出去。
骆玉珠的货都很抢手,没人‘空手套白狼’打白条,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存在拖欠问题。
陈江河呢,他没做具体生意,他更多的是买卖股票,从港股中捞钱。
陈江河还联系银行,让帮忙在丑国开户。
陈江河还在丑股捞钱。
看到陈江河大笔大笔的赚钱,骆玉珠没少羡慕。
骆玉珠辛辛苦苦批发点货,赚的钱,不及陈江河买卖股票的零头。
“看你赚钱这么容易,我都不想干了。”骆玉珠忍不住抱怨。
“买卖股票也有风险,倾家荡产的不少,还是你的生意更靠谱。”
“靠谱有什么用啊?赚的太少。”
“想多赚钱,可以卖婴幼儿奶粉,还有女性卫生用品。”陈江河出个主意。
“是吗?这些能多赚钱?”
“那当然,这些都是快销品,尤其是女性卫生用品,你想想,每天要消耗多少?”
“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港岛卖的太贵了。”
“我们可以自己投资建厂。”
“可我们没技术。”
“技术可以从国外引进。”
“那得不少钱吧?”
“我给你投资。”
“那我打听一下需要多少钱。”骆玉珠心动了。
...
几个月后。
时间也到了1981年。
陈江河和骆玉珠投资建厂,生产卫生用品。
设备引进的丑国淘汰的生产线。
只有淘汰的生产线,才能买到现成的。
这算是第一家。
没有这个,到了明年京城才会有第一家。
转眼又是几个月过去。
“骆厂长,销路打开了!各地供销大楼,都要咱们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