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经典台词。
“我们不生产服装,我们只是时尚的搬运工。”
“所以说啊,这就是我的市场调查结果了。”
还没人问爱丽丝究竟是怎么调查的市场,因为她的话还只是开了个头:“还记得电视剧主人公穿得衣服款式吗?他的那种裤子,还有他作为海底人,在岸上必须要戴的那种墨镜的款式?”
茜茜耸耸肩道:“蛤蟆镜和喇叭裤呗,那就是最平常不过的衣服而已,你是想让艾希莉设计这两项产品?不过市场竞争力恐怕很严峻吧?”
“所以说啊,姐妹们,我们的市场在中国~”
爱丽丝湛蓝的眼睛在放着光:“现在中国国内的衣服款式绝对落后国际十个年头,不过好在他们前两年开始对外开放了。想想看,无论是喇叭裤还是蛤蟆镜,虽然对咱们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东西,但对他们会造成什么的冲击力?”
“啊……我明白了!”
有这一句话,茜茜也迅速反应过来了,高声道:“你是说,凭借那部电视剧带来的宣传效应,在中国开拓市场?”
“没错!”
爱丽丝再度弹起响指:“按照现在中国的综合国情,这部电视剧肯定要反复播上一两年不可,而且绝对是万人空巷级的收视率。想想看,这份宣传力度要是让咱们自己掏钱,得要多少美元?现在可以说是完全免费啊!”
“不过,只是墨镜和裤子而已,很容易被仿制吧?”
看到爱丽丝一脸兴奋,茜茜冷静地说道:“毕竟这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中国的商家也会意识到其中商机的……”
“这就是市场的问题了。”
爱丽丝道:“只要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抢占整个市场,让用户认同了我们的品牌,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是防止地位被倾覆,和打假的问题了。”
“嗯,打假的问题……”
说到这里,爱丽丝也有点头大。
因为这部电视剧,国内引发的蛤蟆镜、喇叭裤的风潮之汹涌、流传范围之大,她当然是再清楚不过。按照鸦片战争时期某白痴商人的看法就是,哪怕全国三分之一的百姓购买一顶睡帽,整个英国的棉织厂就全都得累死。
那简直就是无穷的利润。
虽说直到2015年,中国也没多少人戴睡帽……
但爱丽丝更清楚的是,如果自己真要打开中国的服装市场的话,最核心的难题其实是……
“打假啊……”
第七十五章、对华市场战略
对于几乎所有行业来说,市场是远比产品质量更重要的东西。
毕竟,几乎所有行业的技术含量,对业界人士来说其实都不算高,某人能生产的产品,其他人当然也都可以。在这一点上,电脑操作系统、电话通信业这种技术含量较高的也好,服装生产、矿泉水销售、塑胶制品制造这类劳动密集型也罢,本质都是一样的。
对于技术型企业,龙头要做的就是在不断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不断打压和收购其他新创公司,以保证其市场地位。后世的斯特凡妮案件,究其本质,就是她本人见到了太多的微软内部会议,不断看到高层对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压而改姓亚历山大,这才背叛了自己的老情人。
至于像凉茶啦、辣酱啦、薯片啦、连锁快餐店什么的,要得就是品牌效应了。都是差不多的东西,但只要自己的宣传到位,品牌存在感强,二选一、多选一的前提下,顾客自然就会选他们熟知的那一个。
所以爱丽丝很清楚,对于如今几乎一片空白的中国市场,自己作为一名外商,只要能把宣传做到位,初期的市场规模根本不用怀疑。而且说实在的,就目前中国的市场行情来看,宣传费真的是很低廉啊……
况且,彼时的那些下海人士,无论是资金积累也好,知识、见闻层面也好,真的和自己没法比。
这真不是爱丽丝太自大。
因为,如果她真把目光转向中国市场,那不就是个“外商”吗?
往代入感里想,无论是八九十年代的祖国,还是后期终于脑子开窍、刚打开国门的朝鲜,老百姓们都是以什么样的心情,看到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歪果仁”的?
完全就是两个层面的存在。
就好比哈根达斯,虽然在国内一度被吹上了天,甚至有好多小资不断写散文各种怀古伤秋,什么春雨下的我漫步在寂静的街道上品着哈根达斯怀念前男友什么的,显得它好像多么高大上……
但抛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