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月……
但比尔他们自创的2.0系统也恰恰提前了十二个月有木有?
其实win2.0真的很不错,微软毕竟是微软嘛。kanshupu.comoffice应用的两大重要成员wod和excel,就是在这时首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历史悠久的控制面板也是借此登上了历史舞台,确实都是了不得的成就。
而且不管怎么说,在于原历史的1987年12月推出了它之后,微软也是有后续的2.1、2.11版本的,可见大家确实很用心。只是因为苹果的相关诉讼,加之缺乏软件兼容性,才导致它的销售很不理想,但起码也为3.0的登场做足了铺垫。
只是这一次,却稍微有点微妙。
因为早在1.0时,爱丽丝就把office和控制面板弄出来了。
时代限制摆在这里,微软“全体员工的智慧结晶”又能翻得出什么花来?
所以,过度糟糕的销量,也就不得不让盖茨赶紧再请爱丽丝出山,把3.0研发出来了。
而爱丽丝的效率又是举世皆知的,所以,本该在1990年5月上市的3.0,直接就被提前到了1988年初。
然后趁着热卖,盖茨现在又打起了3.1的主意。
爱丽丝先是提前把90年才有的东西扔了出来,现在又把94年前后,硅谷大发展后才有的概念提前抛了出来,更又把微软帝国真正成型后的局面简略描述了出来。这样一脸产的冲击,真不能怪大家全都陷入脑洞了。
“嗯,所以说,”但也不能任由伙计们继续脑补下去,爱丽丝朗声发言,唤回了他们的魂:“为了能够最高效便捷的占领市场,我们就必须保证客户满意度。程序高度冗余,操作过于复杂,甚至动不动就蓝屏的产品,可是很惹人厌的。”
第四百三十五章、这是一个神奇的产业~
这个世界真的是太精彩了。
同一个时间段里,无数个行业的无数家公司在一同发展,每分每秒都有着海量新闻狂涌而出。即便是总盯着股市发展的金融行业,也只能是以他们专业的角度看待各行各业的发展,而对那些具体的影响了解有限。
看那些百年经典行业,石油、电力、煤炭、金融,早就形成了他们固有的体系,连带着无数个相关职业也都有着极其成熟的发展轨迹。
会计就可以算是最典型的一个了,海量的证书需要按部就班的考取,每一种职称和工作年限搭配出的薪酬,也都是众人皆知的。对于很多从事传统行业的人来说,这是他们最大的幸运和便利,以及最真金白银的铁饭碗。
但是有传统就会有新兴,而后者往往会对前者造成巨大的冲击。试想马车夫这个职业,说其是传承千年也不为过,却在汽车出现后的短短数十年间迅速消亡殆尽。纵观当今世界,就算还能在贫困地区及农村乡镇看到驴马牛车,却也不过就是个体户自己的出行工具罢了。
但要说到it行业,却足以让很多人对其报以热烈欢迎的态度。
其实这个角度还是要从数学学科出发,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大学考取数学专业似乎是件很无聊的事情。也许它确实能在科研领域发挥些作用,但就算哪个天才真明白了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难道还能指望广大求职人群也靠当老师吃饭?
但基础学科既然称之为基础,自然也就意味着它的不可替代性,尤其当计算机这件新鲜事物出现后,它在其中坚若磐石般的作用,更是散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当然,基础的编程范畴是和数学关系不大的,即便是从未接触过微积分的普通人,也能轻易搞定些简单的程序。但如果一整个行业都是靠这种“门外汉”发展,要想发展起来根本就是做梦。
从根本层面来看,软件编程就是基于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面的,其中许多技术和理论也都是基于数学进行描述的,尤其是以离散数学为代表的应用数学。从计算机各种应用的程序设计方面考察,任何一个可在存储程序式电子数字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其对应的计算方法首先都必须是构造性的,数据表示必须是离散化的,计算操作必须使用逻辑或代数的方法进行,这些都应体现在算法和程序之中。
此外,算法的正确性、程序的语义及其正确性的理论基础仍然是数理逻辑,或进一步的模型论。真正的程序语义都是模型论意义上的语义。可以说,软件编程思想运行的严密性、学科理论方法与实现技术的高度一致,正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同数学学科密切相关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