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派燕王、辽王和宁王回去固守边疆。其余的藩王继续留下,等到三地的蒙古人击溃之后,三位藩王回到京城,在重启削藩之事……”
这李景隆是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也是朱允文小时候的玩伴。洪武十五年李文忠病死,按着规矩李景隆降了一级继承爵位,公爵变成了侯爵。这让年纪尚轻的李景隆心里又些愤愤不平。
朱允文继位之后,又将李景隆的爵位提了一级。恢复了他李家的曹国公之位,这件事之后,李景隆对朱允文忠心耿耿。在小皇帝的心中,最信赖的人当中李景隆仅次于一起经历过生死的杨军。
听了这位曹国公的话,朱允文叹了口气,说道:“那三位藩王还会回来吗?原本这次他们回到京城奔丧的机会绝佳,朕可以逼着他们一点点让出来那些封地和他们的人马。想不到被蒙古人搅了……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日后便不要再想了,我们再找其他的办法削藩。”
说到这里,朱允文再次重重的叹了口气。随后喃喃自语地说道:“太祖皇帝驾崩之事交代了两件事,削藩和平燕……朕一件事都没有做好。”
说到平燕的时候,李景隆的脸色一变。他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开口说道:“陛下,如果说是平燕的话,景隆倒是有个想法……既然这些藩王已经插手进皇宫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学他们。他们是怎么对的陛下您,我们便怎么对付他们……”
朱允文看了李景隆一眼之后,说道:“你想让朕悲背上一个弑叔的罪名吗?郢王有真凭实据谋逆,燕王有什么?景隆,如果你能找袄燕王谋逆的证据。才可以照你说的那么办……没有证据,朕就当你什么话都没有说过。”
李景隆马上明白了朱允文的意思,当下点了点头,说道:“那景隆就明白了,陛下,景隆这就去找燕王谋逆的证据……”说完之后,他向小皇帝行礼,随后匆匆忙忙的离开了皇宫。
等到李景隆离开了乾清宫之后,归不归那苍老的声音在朱允文的耳边响了起来:“陛下,这个李景隆你还是加个小心吧,老人家我看他的面相,实在看不出来什么中孝之相来……”
“朕也是没有办法。”朱允文苦笑了一声之后,继续说道:“先帝带出来的开国功臣,都已经凋零的差不多了。军权又大多掌握在这些叔叔们的手里,李景隆还算是熟知兵法,朕对他也算是知根底,不用他还能用谁?”
朱允文说话的时候,归不归已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老家伙冲着小皇帝笑了一下之后,继续说道:“先不说这个李景隆了,说说蒙古人吧,陛下真以为他们是来攻打大明的吗?”
第70章 王妃
“如果几位藩王不回去的话,那蒙古人便真的会攻打大明了。”朱允文轻轻的叹了口气之后,继续说道:“这一次拿到了朕的软肋,朕也没有办法了。谁也想不到这个时候蒙古人会突然发兵……”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允文看了一眼归不归。这位小皇帝的眼前突然一亮,正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老家伙却笑眯眯的抢先说道:“是啊,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时候蒙古人会突然发兵。如果老人家我和吴勉不是碍着不能操控国运,现在我们几个已经是蒙古大军的军营里冲杀一阵了。可惜,真是可惜了……”
几句话便将小皇帝到了嘴边的话又堵了回去,朱允文苦笑了一声之后,说道:“那真是可惜了,不过几位仙长待在皇宫就好,外面的事情自然有人料理……”说到这里的时候,小皇帝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他看了一眼归不归之后,继续说道:“那么如果有朝一日蒙古人或者大明制内有叛军打到了南京城下,归老仙长会不会碍着不能操控国运,眼看叛军杀进城内将朕谋逆掉?”
“这个怎么可能?”归不归嘿嘿一笑之后,继续说道:“陛下的江山牢固,不会有那么一天的……不过真有那么一天的话,陛下放心。老人家我也好,吴勉也好都不会眼看着城破的。放开陛下你是天下之主不说,你还是我们几个的朋友。朋友被人欺负,我们几个不会眼看着不管的。”
“能从老仙长的口中听到朋友两个字,已经是允文之兴了。”小皇帝哈哈一笑,不管怎么样能得到归不归的这几句话。来的是蒙古人也好,还是那几家藩王日后谋逆。他几乎已经利于不败之地了,又这几位仙长待在城中,谁还有那么本事能攻破城门?
就在朱允文巴结着归不归,准备打开宫中皇帝的私库,让这个老家伙进去随便挑点什么东西的时候。杨军的一名锦衣卫手下走到了宫殿门口,看样子他是来找杨千户的。不过刚刚抬头张望,便被小皇帝看到,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