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效果,让朱一帆唱到满意为止。同桌的你经过之前多次演唱,问题不大,主要是我相信这首歌,一来陌生,二来高音,要唱好有难度,如果朱一帆不是经过专业音乐老师正规的指导,自己也有空就练一下唱功,这首歌未必能唱下来。
经过一番努力,总算达到了何老师的要求。朱一帆都唱到喉咙沙哑了,也不理会台下的窃窃私语,现在只想回去喝个水,润润喉。
何老师严厉过后也不吝啬夸奖。
“一帆同学,这首歌创作得好啊,十分励志,积极向上,很能体现我们燕大学子的精神面貌,不过呢,你回去还得多练练,将这首歌呈现得更好。”
朱一帆只能点头,只求快走。
何老师看到朱一帆态度这么好,也就放他走了,刚才的表演效果其实已经可以了,只是出于精益求精的精神,想朱一帆能表现得更好而已,毕竟在他眼里,朱一帆就是一个专业的歌手了,标准与其他的表演者不一样。
朱一帆这天都不想说话了,饮料也不买了,天寒地冻的,回宿舍喝热水叹暖气。马东他们几个午休已经起床,在洗漱,准备上课,朱一帆在电脑前继续赶工西游记,连一丁点时间也不放过。
晚上的时候不上网冲浪了,不玩游戏,继续埋头苦干,只是偶尔看到时间,月底了,才想起人民文学杂志还没有投稿,不得不中断写小说。
只是文章写什么好呢?朱一帆苦思良久,觉得还是以自己的偏好来,自己喜欢历史,认为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就会知道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的犯错,不断的吸收错误经验而改进,从而得到进步。
朱一帆不但喜欢看历史,还喜欢评论古今得失,就是俗话说的读书人喜欢谈古论今,夸夸其谈,大言不惭。自己本身认知面是片面且浅薄的,阅历又不够,被人听到只会贻笑大方,虽然如此,朱一帆依然不改喜欢谈古论今这个爱好。
除了百家争鸣时期的春秋战国,最感兴趣的就是秦,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大统一国家,却始于始皇,终于二世,不得不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古代也有很多政论家、文学家写出优秀的文章,其中最让朱一帆深刻的是贾谊的《过秦论》上篇,气势磅礴,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这个世界也有一个类似的秦国存在,这才让华夏民族为主的国度没有陷入像欧罗巴大陆那样的分裂,文化分裂,地域分裂,几十个国家,几大主流文化,纷争不断,没有华夏这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朱一帆想改好这篇文章需要好好的引经据典,大量的史实与人物典故替换,还得按照整个历史走势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将文章写在文档里,稍后再改,工程量大,比较耗时间,还是先完成诗词这一部分。
朱一帆想起自己让郭文建到学校问一下元旦晚会知己网能不能冠名赞助,或者赞助印有知己网的小礼品之类的合作却被拒绝了,还被人看不起。
当时负责此事的老师张磊便告诉他来晚了,晚会已经有冠名赞助了,而且还是全国或者是世界级的大企业,含沙射影的说燕大往来的都是全球知名企业,就算没有企业赞助也不会考虑不知名的小企业,燕大需要脸面的。
这让郭文建气愤不已,也让朱一帆感同身受,坚定大家要让企业做大做强,以后走到那都能被人尊重。
最后经过大家商讨,不能错过这个推广的好机会,其它学校也有办元旦晚会,所有学生都会参加,机不可失,于是想出一个在场地门口免费派头应援物品,花费不大,却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朱一帆就想起了一句诗,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现在弱小却不代表永远都是弱小,朱一帆相信抓住时代风口的知己网一定能起飞,而且用不了多久就能让世人刮目相看。
于是朱一帆选择了这首唐代杜荀鹤的《小松》作为这次人民文学杂志诗词部分。
忙忙碌碌,有目标的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浑浑噩噩的人却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杨娅男等人为了知己网50万注册用户这个目标,努力拼搏,终于在2004年最后2天完成,随着知己网知名度越来越高,新注册用户越来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数字,朱一帆特意请他们一起庆祝一番。
2004年12月31日,今年最后一天上课完后,所有学生都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不止今晚有文艺晚会看,明天就是元旦,更是有三天假期。由于晚会没有对朱一帆着装有什么要求,所以朱一帆可以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