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本都卖出去了。一共一千本普通话本,获利1800两银子,五十本珍藏话本,获利400两银子。
书铺留下四成利,880两。您朋友是六成利,1320两,我爹都换成了银票,给您。
赵小潭压抑着心里的开心,数了数银票,嗯?怎么多了360两的银票?
扫雪挠挠头:“小六爷,我爹说了,刊印一千本普通话本,您当时拿了一百两的本钱,占了本钱的一半。卖普通话本,书铺得了720两的利,得给您分润一半,360两。”
赵小潭恍然大悟,他娘这个奶兄弟,心里有本账啊,账算得很明白嘛。
将1680两银票放到怀里。
赵小潭说:“你来的正好,我朋友已经把第二部交给我,一会你把第二部和人物画像拿去刊印,让你爹看着印。”
扫雪忙应道:“我爹说了,这一回一定多印些,普通话本印两千本,珍藏版印个两百本。还有,小六爷,我爹让我回禀您,第一部卖的好,他已经又印了五百本,普通版四百本,珍藏版一百本,已经卖出不少了,我爹说,全卖了再把利银给您朋友送来。”
把第二部的仙途稿子和人物画像交给扫雪,又赏了扫雪一个一两的银稞子,让他给王庆捎回去一个十两的银元宝,吩咐扫雪:“务必要精心。”
扫雪小心的把稿子和人物画像放到怀里,又收好银子,笑得合不拢嘴:“谢小六爷赏。我回去跟我爹说,我们爷俩一定把这事办好。”
扫雪退出去,一溜烟的往角门去了。
赵小潭扬声叫外面的墨雨进来,随手赏给他一个一两的银稞子:“好好给小爷我办事,亏不了你。”
墨雨把银稞子揣在怀里,高兴的有些恍惚的出去了。
赵小潭想了想,出了梧桐院,亲自去了赵峰房里,果不其然,休沐日,他这个五哥仍在闭门读书。
赵峰这里房屋不宽敞,外头放了一张桌案,里头放了一张床榻,中间只用一张屏风隔开。既是卧室也做书房用。
丫鬟小蝶送上茶来就退了出去。
赵小潭拿出220两的银票递给赵峰:“五哥,话本大卖,这是你的那一成利。”
赵峰本来还嗔怪赵小潭影响他念书。数了银票,一怔之下,脱口而出:“竟有这样多?”
赵小潭笑:“这只是一部分,以后还有呢。”
赵峰拿出100两推给赵小潭:“若没有六弟,我也赚不到这些银子。”
赵小潭推回去:“五哥,我朋友已经给我分了一成利,你自己留着吧,日后你考科举,花钱的日子多着呢。”
赵峰想了想,收回银票,说:“也好,你我自己兄弟,倒也不必推来推去。我先收着,日后我做了官,有了俸禄,那时自有道理。”
赵小潭也不多打扰他,说了两句就告辞回转梧桐院。
他兴冲冲的招呼着墨雨出去,直奔最近的银楼——相当于现代的珠宝店。
进了银楼,给亲奶奶六太太和亲娘刘氏一人买了一支金丝八宝攒珠钗,给刘氏的奶嬷嬷和自己的奶嬷嬷各买了一对镶红宝的如意金镯,又给小香和落雪每人买了一对玛瑙纹饰的金宝葫芦坠子。
回到家里,先到亲娘刘氏房里,说了帮朋友售卖话本的事情。
结合王庆给他的360两分红,和跟赵峰说的朋友给的一成利220两银子,他应该赚了580两银子。
揣度着,他果断给了刘氏三百两的银票。又把两支金钗给了刘氏。
刘氏老怀大慰,红着眼眶摸着赵小潭的头:“娘的好潭儿,娘没用,还要你小小年纪就操心家计,替娘孝敬婆婆——”
赵小潭:“娘,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这都是儿子该做的。您也别担心,我的功课好着呢。明年我和五哥一起下场,考个秀才回来,让您乐呵乐呵。”
刘氏嗔怪:“不许吹牛,秀才是那么好考的吗?”
刘氏奶娘王嬷嬷笑着凑趣说道:“奶奶如何不信,咱们小六爷又有才学又孝顺呢。”
赵小潭从怀里掏出一对金镯,递给王嬷嬷:“嬷嬷,还是您了解我,也有您的,这个给您。”
王嬷嬷高兴的接过来:“谢小六爷赏,每回您都惦记着我。”
说了一回话,赵小潭走回自己院里,早有小香接了出来,喜滋滋的说:“小六爷,刚才九小姐派人给您送了一碟水晶糕,说是九小姐亲自下厨做的呢。落雪还担心,您若回来的太晚,糕冷了就不好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