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写完了书他也没有闲着,还是日常的写着‘中国英雄’系列,弘扬国家、民族英雄,他写的东西群众也爱看,那就多写嘛,让人们了解了解英雄。
另一方面,来一趟军政大学,还是学着政治,他总不能没成果。所以他写了一本军队方面的书,是对于过往的两年时间,他在昆明军区进行演出,同战士们以及各级领导们接触,以及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而来的感悟,一定程度上探向了‘理论’方面。
但并不是纯粹的理论,那不是他该写的。何况他才二十三岁,稳定就必然会讲资历,他是没有的,但他有水平。
全书论述了他个人认为的军队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方法,写了国防现代化的相关内容,说了对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些思考,从思想层面,写到他了解的技战术,以及他了解的武器的问题,并同欧美等西方世界做了横向对比,同时思考了未来的战争方式,展望了一下中国未来的军队模样。
这是一本很杂的书,所以它的名字叫‘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我见’。
他故意写的杂,但可不乱,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分成了好几个大的模块。全书五十万字,正合成书之时建军五十年。
写出来之后,还是造成了一番内部轰动的,毕竟他有水平么,书又写的清楚明白,全都是有的放矢。不过人们虽有远见,但困于现实,还是有许多质疑声音。
在王言结业之前,军政大学针对他写的书,专门开了一个大会,一票校领导以及各种的讲师、学员,总之全是首长,他们坐在台下。他则是站在台上,首长们针对他的观点提出各种疑问,王言则是做着解答。有人专门在旁边进行记录,之后要经过整理送到军委。
也是这一次的大会,让人们对王言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自然也更加的重视。
之前是总政要王言,这一次换成了总参。
王言当然拒绝了,因为他去了也没什么用,又不让他做主推动军改,去了总参也没意思。当然他肯定不能这么说,说的是他的能力不足,都是他个人的一些浅见,去了总参也无法发挥什么重大作用,反而是在文工团,他可以给战士们演出,继续创作一些好的作品云云。
如此也就这么过去了,打了背包,收拾东西,坐上了回返蒙自的火车……
感谢(白大糖)大哥打赏100币继续支持。
日常感谢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王言笑呵呵的同刘峰一起进了屋,穗子弟弟走上来,简单直接:“姐夫好!”
“瞎叫什么呢,滚一边去。”穗子母亲瞪眼,却是又看向了王言。
哈哈一笑,王言点着头:“你也好,给你买了一些糖,来,吃吧。这还有猪蹄子,拿着啃。”
见王言没有多余的屁话,气氛一下更好了。但这热闹与刘峰无关,他只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只能是人家举杯,他就陪着,人家说话,他就听着笑,跟穗子弟弟一起闷头吃着满满一大桌子的各种菜。
主要目标,当然还是王言。问着王言的各种情况,这些年都是怎么过的,又讲了一些写书的事儿,说了许多在外巡演的经历等等。
王言不记得到底见过多少次的老丈杆子、老丈母娘,只记得很多,多到记不得。他也不必有什么所谓丰富的经验,尽管他确实有,但更多的,还是他本身的优秀。他只要坐在这里,大家互相的聊上一聊,但凡是头脑正常,为儿女考虑的父母,没有人会觉得他王某人不行。
要说起来,他也就是长相略逊一筹,其他方面都是十分优秀的。而就长相这个问题,审美其实是一直在变的,一直都是相对的。
在这个年代,王言的长相其实堪称帅气。他经历出来的有魅力的一双眼睛是一方面,本身他的脸型就是很有几分刚毅的那一种,这是符合这个年代的大众审美的,很耐看。而不像几十年后,女人们对于男人们的长相的喜好,趋向文弱,趋向没有力量。
所以王言也就成了不丑,毕竟在人群中,如果忽视了他的身高,他并不如何突出的让人记住。而到了几十年后,人们的平均身高本就在提高,他也便更加不如何突出了。
他是一个需要慢慢细品的男人,越品陷的越深。若非如此,他纵横江湖这许多年,除了拿钱砸的女人以外,那么多的红颜知己都是怎么来的……
“刘峰?这么快就回来了?”
文工团的院子中,看到下车的刘峰,郝淑雯如此问道。
“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