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来收集到的所有的突厥部的调动情况。
“药师啊,让你总管,此战你怎麽打?”“我大隋并由毕部一万七千骑兵四面出击,劫掠人口丶牛羊马匹,馀下一万三千人押运粮草武备,遥遥跟随策应,得了马便步转骑,如此一路横扫。”李靖说的是大的战略,具体的四面出击,则是战法丶战术了,那是要临阵指挥调整的,说不出什麽来。主要也是因为草原的特性,突厥人是游牧的,他们只有部落,纵然有几个小城,也不过是小土墙罢了,甚至连大隋的县城都比不上。所以在草原上战斗,无法像在中原战斗那般,可以细致的部署攻取哪一座城池,占据哪一处关隘。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战斗,总的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敌人,然后消灭对方。如何找到,如何消灭,才是关键。所以李靖没有说到点子上,也不可能直接就说到点子上。王言却很是认可的点头,笑道:“我就是这麽想的,步兵一定不能上阵,否则就是送死。我们的骑兵不能全动,由毕部的也是一样。要防备突厥绕过来,也要护卫部落迁徙。所以我们七千出四千,他们一万出八千。不过我们的兵力,也不是只有目前的这些。”“哦?”李靖表示不解。王言喝了一口酒,笑道:“你还说由毕部呢,忘了由毕部是怎麽来的了?”李靖恍然大悟,随即拍着自己的脑袋:“还是兄长思虑周全,更有高绝手段,由毕部是对我大隋最忠诚的部落,真是奇哉怪哉。”“没甚麽奇怪。不过是想活的有人样,想活的更好罢了。”对于由毕部,王言是很欣慰的,当然可能是他留给由毕部的威压太深了,既有大恐怖,又有大恩德。即便随着时间的流逝,狼性的突厥人也仍旧深深的记忆那被长生天祝福的神武凶残的将军。当然更重要的是,大隋对于由毕部的处理,接受了王言的意见,对由毕部实行的经济控制。没有过多的徵收由毕部的牛羊马,同时又靠着榷场的便利,使得由毕部的人过上了多年的好日子。他们可以吃到粮食,可以交易到许多的建筑材料,他们盖起了棚子,哪怕是在冬日里大雪封了草原,他们也不会如同以前那般损失惨重。同时王言还派来了经验丰富的人,来跟他们一起研究如何养更多的牛羊马,如何避免牲畜疫病,如何治疗。同时王言也坚定的实行教化,一样弄了不少寒门士子过来教他们读书认字,对他们进行汉化。而执行的地方官,也没有过分的去苛待由毕部,毕竟有着榷场,他们都能赚到大钱。同时由毕部也不是白给的,那是跟着王言纵横草原,七进七出的强军。负责落实的地方官员,当然没胆子逼反了由毕部。那不仅仅是由毕部的事儿,还有王言,还有杨广,还有大隋针对突厥的整体部署。谁坏了这种事儿,肯定是要千刀万剐的。而且一大堆的豪门大户在这边发财,谁坏了生意,可真不单单是死一个地方官的事儿,搞不好家族都得被愤怒的大户们集火乾没。毕竟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麽,这是正经的大仇……总而言之,就是由毕部的人过的好,所以心向大隋,所以他们的部落对于其他的突厥人很有吸引力,导致了很多人叛逃原本的部落,这也是由毕部能在近十年的时间内,持续壮大的原因。听过了王言的话,李靖点了点头:“确是如此,由毕部的人,比我大隋之民都安稳,日子都过的更好,都是兄长之功啊。”“怎麽听着好像是骂我呢?”王言笑着摆手,打断了李靖的话,随即说道,“知道你的意思。去吧,传我军令,四千骑兵……”王言投入到了行军总管的身份之中,开始安排各项军队丶物资的调动工作。倒也没什麽难的,总结下来不外乎两点,一是雁门屯驻的军队全部前出到由毕部,后勤物资也都运到由毕部。同时大隋四千骑兵,以及由毕部的八千骑兵进行集结。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众人的反对之下,王言还是给由毕部调拨了军用物资。由毕部都是骑射的,王言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弓丶弩,以及天量的箭矢,同时还给他们装配了轻甲。为的就是更进一步的提升由毕部的战斗力,同时也是避免由毕部的雇佣兵心态,因为这一次打完了以后,就要对草原进行实治,不能区别对待。同时为了进行双方的融合,王言将全部的骑兵合并丶打散,按照一个大隋军士,两个由毕部军士的配比重组,军官以大隋为主,突厥军官辅之。王言亲领一千隋军,两千由毕部骑兵。馀下的一万骑兵,则是分成了五百人一部,共二十部,分散深入草原,四面出击。王言则是在后策应,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