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发现,各家各户满面愁容的,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片阴郁之中,倒是满对应方立心情的。
方立匆匆来到村长家,村长张宪正愁眉不展。
“立儿,你来了,事情进展的不顺利,今日到县里交粮,见了县令大人,县令大人只允许了募捐和施粥之事,其他……哎!”村长张宪见到方立,便直言道。
“嗯,早有所料。”方立本也没有给予太多期望,和心中预料并无大差,也不失望,经过一周的调整,方立现在意志好多了。
“前些年,自这大青山因流民聚了一窝土匪,每年下山后我们相邻几个村子都被洗劫过,前前后后死了得有几百人,当年甚至袭击了县城,还好府兵来的快,这才散去。如果真的如你所料,这次匪患必然加重,首当其冲的便是大寺村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子。”村长无奈的道。
“如果只是我们几个村子联防呢?”方立道。
“村里没有公款,谁人肯出力?”
正值水稻播种时间,农人自家的活都干不完,如果没有工钱,谁也不会自愿来做巡逻这些事,毕竟普通人的眼光从来都是短视的,不到刀架脖子的时候,谁也没有那么大公无私。
方立这两天也在考虑这件事,如果现在他手里有钱,就好了,但是只要村长支持并有这眼光,就大有可为,于是把这两天想到的方法道来:“一个村子要发展,首先要有土地,其次是人,再次是工具。土地,或者说可开发的土地我们并不缺,缺的是人,现在的劳力和土地达到了一定平衡,开发新的土地需要投入劳力,而开发荒地首先就是买地的钱,荒地属于村里公产,买一亩要二百文银子,这部分村里就可以做主以工代酬;其次是人,各家的劳力有限,再多的地也种不过来,只有少部分人才有需求,但是流民不一样,可以引进一部分,家有余粮的雇佣这部分人开荒或者加入团练,给口饭吃就行;这需要一个契机,便是工具,如果我们能够有一批改良的工具作为引子,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配合开荒。”
张宪认真的听完方力的话,也陷入沉思,跟一个八岁的孩子讨论这等大事,居然毫无违和感,再听方立条理清晰的分析,更是被震惊了,前两条听得明白,最后一条开发工具?老祖宗几千年发展出来的农具,如何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