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籍不可违的情况下!”
“一旦袁基反汉!”
“必能短时间内集成大势!”
“王师虽强,但袁氏谋划数年,只需有数万兵马抵挡王师一时,其后的兵力便是源源不绝,因为在这个当口,对汉室心生不满的世家太多了!”
“缓过来的袁基,借世家之大势,和您与天子送去的大义,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其手,天下百姓必定会被其蒙蔽,那个时候,大汉民心是否在汉,还真不好说!”
“是以,如今的袁隗!”
“咱们还动不得!”
说完以后,李儒甚至在想,这个袁隗是不是故意在留下来等死,或者袁氏的谋划,从头到尾就是为了从根源上覆汉。
不是为了清君侧。
也不是为了篡汉。
而是借助天时地利人和,从无到有的打下江山,把汉室彻底的打入尘埃。
如果真的是这样。
那李儒真的觉得这袁氏太可怕了!
“文优,你方才说啥?”
董卓听闻直接惊呆,面色一阵变换以后,喉咙也不由滚动了一下,懵逼道:“你说这袁氏不是为了篡汉,而是为了行大逆不道之事,而是为了造反?”
李儒的话。
着实有些冲击董卓的三观,毕竟在董卓看来,如今的天下这么安定,各个州郡在先帝时期,也都经过战乱洗礼。
周边异族臣服。
大汉国力更没有衰弱一说。
这个时候直通通的造反,在董卓看来和找死没什么两样。
可在李儒嘴里。
怎么就变得动了袁隗,大汉就要完了一般?
“不错!”
李儒面色凝重道:“适才属下去了一趟太常府,与文若先生议了一番袁氏,若袁氏的谋划不在朝堂,那十之八九便是举义造反!”
“您废长立贤!”
“虽说可以成为世人讨伐的对象,袁基也能以此聚势,但先帝余威犹存,所以光是清君侧还不够!”
“袁基在先帝时期,就有很高的名望!”
“如今袁氏的名望,更是达到的极致!”
“若这个时候动了袁隗,那就是再给袁基递刀,递一柄名正言顺的反汉之刀!”
说到这里,李儒心底发寒道:“现在属下担心的是,如今可能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