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连累到他们身上,可若是把泉州过来的人放进去,那他们的脑袋,他们家眷的脑袋,一个也保不住,我死之前,也要把他们的脑袋全都拧下来。”
这就是一个领军将军的决断力,为什么李朝宗和路朝歌可以放心把几十万大军交到郑洞国的手上,就是因为他们都知道,郑洞国又在关键时刻决断一切的能力,别小看了这一点,这绝对了一个将军能走到什么位置的上限。
这条军令往大了说,你都可以说郑洞国谋反,可郑洞国现在不在乎这个,他相信李朝宗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现在最关键的是控制瘟疫的蔓延,至于最后要清算,他郑洞国接着就是了,更何况李朝宗还不是那种因为这点事就戕害一个领军将军的人,天下雄主四个字,可不是白说的。
亲兵离开后,郑洞国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条军令意味着什么,可是他压根就不在乎,他郑家世代将门,轻重缓急他分的清楚,更何况他们一家老小的命都是路朝歌救回去的,若是这一次控制不住瘟疫的蔓延,他自己都认为对不起李朝宗和路朝歌。
至于有人会参奏他有谋逆之嫌,他就更不在乎了,从到了凉州的那天开始,他就知道,李朝宗可能给你扣上数不清的帽子,但是绝对不会有谋逆这一条。
整个大明,谋逆最简单的就是路朝歌,可人家李朝宗不依旧把兵权扔给他了吗?
李朝宗是雄主,虽然平时看不出来,但是那广阔的心胸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反正路朝歌肯定是比不了,那就是个小心眼的。
而这件事之后,他可能要面对的,他心里已经有了考量,瘟疫控制住了,他挨一顿军棍,然后该怎么赏赐就怎么赏赐,瘟疫要是控制不住,他挨一顿军棍,然后赏赐就不用想了。
至于被砍脑袋这种事,郑洞国压根就不担心,大明将门排在第一的夏侯家,而排在第二的就是他们郑家,至于路朝歌所在的路家,你不能单纯的看成将门,所以不在将门之列。
这两年,李朝宗大力扶持夏侯家和郑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夏侯家三兄弟在军中如鱼得水,郑家郑洞国这一代现在也大量充斥军中,他的两个弟弟如今已经做到了营将军,将来更进一步也是板上钉钉的事,若不是李朝宗的扶持,郑家也就郑洞国一人能进入军队,至于其他人就消停在家待着吧!一辈子也别想出人头地。
而他的儿子,更是一天到晚和路竟择打的火热,这就保证了他们郑家的下一代,也会是军中宿将,这就是一个将门被扶持的好处,每一代人都会充斥军中,不过在这种扶持之下,你也要掌握好一个度,可别想什么不该想的,人家能把你扶持起来,也能把你摁下去。
郑洞国现在也不想这些,他现在的第一要务就是控制瘟疫蔓延,剩下的事等长安城那边派人来了再说,只要在长安城那边的人赶到之前,江南地区没爆发瘟疫,他郑洞国就是大功臣,谁也不能无视的大功臣。
命令一条一条从中军帐传出,此时就体现出大明军队军纪严明的好处了,不管中军帐内传出的是什么命令,都会被一丝不苟的被执行下去,哪怕这条命令违背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但是军令就是军令,军人在皇命之下之遵从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