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在众人的神思各异中结束了。
等人都离开后,时老太爷便拉着时老夫人聊了起来:“你说刚刚五郎四个说的那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时老夫人摇了摇头:“我可猜不出来,不过,应该和他们在边关的生活场景有关。”说着蹙了蹙眉。
“五郎和音姐儿说的应该是边关的恶劣气候,可是九郎和昕姐儿我就弄不懂了,又是大雁,又是兽吼的,难不成他们在打猎?”
老两口没想明白,也就不在为难自己,反正孙子孙女已经回了身边,他们的事日后自然知道。
原以为次子一家今天回来,夜里他们会睡不着,没想到躺下没多久,老两口就睡着了,第二天天不亮就神清气爽的起来了。
丫鬟们见了,都笑着道:“老太爷、老夫人因为四老爷一家回来了,这精神头都变好了呢。”
时老夫人笑了笑,穿戴好后,就去饭厅和时老太爷一起用饭。
丫鬟整理床铺的时候,见床头放着两个药枕,想到老夫人对新回来的四老爷一家的重视,便没有收起来,而是放在了锦枕后头。
上了饭桌,时老夫人喝了半碗粥就问道:“四老爷他们可有起来了?”
安嬷嬷笑着回道:“知道老夫人惦记着,一早我就过去瞧过了,四老爷他们昨晚都睡得很好,天不亮四老爷就起来练习拳脚了。”
时老太爷满意的点了点头:“正和回家了还不忘记继续磨炼功夫,这很好。”
时老夫人又问:“五郎他们呢?”
安嬷嬷面色有些古怪。
时老夫人注意到,立马问道:“怎么了?”
安嬷嬷连忙道:“老夫人别急,五爷他们好得很,就是......五爷和七爷一大早起来练武,老奴觉得没什么,可是三姑娘也起来了,在院子里拿着一截树枝,也在比划。”
时老太爷面露诧异:“音姐儿也会武功?”
安嬷嬷:“老奴不懂这个,不过我瞧三姑娘将树枝舞得虎虎生风,应该是会的吧。”
时老夫人和时老太爷对视了一眼。
“边关不稳,正和教授两个丫头一些功夫,也是正常的。”
说着,时老夫人顿了一下:“昕姐儿呢?”
安嬷嬷默了默:“老奴离开懿桂院的时候,六姑娘好像还没起。”
时老夫人愣了愣,脸上带着明显的诧异:“音姐儿文静稳重,昕姐儿活泼跳脱,喜欢舞刀弄枪的不该是昕姐儿吗?怎么反过来了?”
带着这个疑惑,等到时正和、金月娥带着四个孩子来懿祥堂请安的时候,时老夫人还特意问了一下。
时正和一家听了,都愣了愣。
还是时定浩了解双胞胎姐姐,大声道:“因为六姐是要做大家闺秀的,闺阁姑娘应该斯文秀气,舞刀弄枪这成何体统!”
时正和等人面露古怪,看着时定浩,有些惊诧于他居然能面不改色的说出这样.....与事实不符的话来。
时芙昕却是很满意弟弟的回答,笑着说道:“祖母,爹娘说了,我上有哥姐,下有弟弟,我生来就是享福的,所以用不着早起晚睡的练武,我只要做我想做的事就行了。”
呃......
这话也没错,时正和几人也懒得说什么了。
小女儿(妹妹)消停点也好,毕竟这里是京城,搞出事来不好收场。
时老夫人瞅着次子一家,总觉得什么地方有些违和,尤其是对上六孙女那甜美乖巧的笑脸,就不由想起自己小时候扮猪吃老虎的种种事迹。
这丫头真的这么乖?
怎么这么不可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