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水看了看赵穆和李清露。她随后说道:“好了,看到你们平安无事,我这老太婆也放心了。就不打扰你们小两口相会了。”
赵穆问道:“师娘您要去哪?”
李清露也说道:“是啊祖母,你才来一会,这就要离开吗?这大宋帝都汴京城的风月不是咱们大夏能相提并论的,孩儿还打算邀您一同观赏一二呢。”
赵穆随即附和道:“是啊,虽然这这汴京城也没有什么,但乘船去看汴河夜景,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李秋水摆了摆手,又摇了摇头说道:“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情了。师娘年纪大了。不喜那些繁华的吵闹了。况且.唉!”李秋水没有说什么,只是眼神当中流露出了一丝伤感。
那个陪自己游遍千山万水的人不在了,那么这迷人眼的花花世界又有什么可看的呢?
虽然李秋水生性水性杨花,拥有过的男人,她自己可能都数不过来了。但是她心底里真爱的永远是自己的师兄无崖子。什么天下第一,什么皇妃太后,若得真爱之人相伴终身,那么什么她都不稀罕!
李秋水随后对两人说道:“好了,临别的话,也没什么好说的。看到你们平安无事,我老婆子也放心了。我这就回灵州城去了。”李秋水拍着赵穆的肩膀说道,“臭小子,师娘等着你迎娶银川的那一天。只不过师娘年纪大了,可不要让我等得太久。”
赵穆回答道:“师娘这是说的哪里话,师娘风华正茂,自然寿比南山。”
让这些官宦子弟家的小姐嫁给一个刚刚入仕的进士,这太搞笑了。
常言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他们这帮人,别说儿子了,有的可能连孙子都有了。他们当然不可能和京中那些权贵家的妙龄小姐们成亲了。
这个人就是苏轼。
但赵穆经过这几天的观察,他发现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
还有更年轻的,十八岁就进士及第的。这人叫苏辙。
赵穆在李清露这里待了一个下午,“安抚”好她后,傍晚时分才回家。
而巧合的是他们兄弟俩就有这个运起,因为他们有一个父亲叫苏洵。
虽然他们的父亲苏洵没做什么***。
赵穆叹了口气回答道:“如果没有这尊位赏下的泼天富贵,那么我拿什么养你们呢?虽然钱是很俗的东西,但没有钱的生活是绝对不会幸福的。”
不过倒也有例外。也有年纪轻轻青年得志,二十多岁就考上进士及第的。
李清露闻言轻笑了一声,她随后说道:“这倒是。”
赵穆搂着李清露回答道:“尊不尊位的我倒是能舍下,但是这金银富贵我可就舍不下了。”
而且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来京参加科举的举子们,平均年龄都在四十岁上下。
他们上路也根本不会一个人提着个书箱就上路,这些人大多都有仆役,书童,甚至有丫鬟,保镖随行。
一般的影视剧里,为了贬损读书人,都会给他们扣上“穷酸腐儒”亦或者是“穷秀才”“穷书生”的帽子。而且一些神鬼故事里,更是编一些穷书生上京赶考,路遇鬼狐的艳情故事。
李秋水面对这奉承话,也没多说什么,对着两人摆了摆手,便转身离去了。
李清露将脸托在了赵穆的肩膀上说道:“这有什么?你如果羡慕的话,那么也和我私奔不就好了。就是不知道岐王殿下舍不舍得你这尊位?”
李清露抬头问道:“这是为什么?”
有些甚至是各府公侯家的子弟。
这两位虽然都是天才,但在这个世道上想要顺风顺水,少年得志。除了自身够硬以外,还需要那么一点点“运()
气”。
而更巧合的是,欧阳修就是苏轼兄弟那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甚至他们会试之后拜的老师,也有可能是他们家里的长辈。以后入了仕途能不能更进一步,也得看他们的脸色。
赵穆望着李秋水离去的背影,他也是叹了口气说道:“若是能像师娘这般洒脱,倒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就算稍微差一点的,他们也是同乡的举子三五结伴。而且都是有车马船载,根本不会步行,更不会住进什么破庙,荒山孤岭当中。
赵穆还邀请李清露进府,但李清露还是不打算现在就跟大家见面。赵穆倒也没有强迫她。只是说,她什么时候想回归自己的大家庭,什么时候都可以。
其余时间赵穆就换上便装,然后在京城的各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