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听陈毛安继续讲着这些年来,发生在他们庄上的事。
当年陈墨离完婚就走了,一走就是将近十年都没有进家。家里面早就变了天了。
原先村里的人,对待一些外出打工的人总是持有偏见,甚至是瞧不起那些打工的人。现如今,有点能耐的人都出去了。剩下在家的,大部分都是些老弱病残的人。
陈毛安就是其中之一。早几年开车不小心,发生了场车祸。把腿撞断了,后来经过及时的救治,腿虽然保住了。可再身体也负不了重了,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
自从他老婆丢下他们爷几个走了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
陈毛安叔伯们,看到陈毛安现在的处境这么艰难。他们便把自家的地,都免费让陈毛安种了。一来可以照顾一下陈毛安,二来他们都外出打工了也不至于地在那荒着,其实人家完全可以把地转租出去的。主要还是想要照顾一下陈毛安的生活。
陈毛安每天起床后,就得给孩子弄饭吃,然后再把孩子送去学校上学。回来再把他的那几十只羊,赶到河滩去放风,顺便羊在河滩也可以吃吃草。
等把羊赶回来,他还得立马拿着工具去地里面干活。他们好几家的地,总共有差不多二三十亩地呢。地里的活全靠他一个去干。有时感觉腿疼的实在不行了,他要么就坐在地上干,要么就趴下来干。反正他就是不舍得停下来。因为那么多活,如果每次腿疼了就停下来不干了,地里面的活就始终干不完。活干不出来,庄稼就长不好,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地里面的那点收入呢。
小时候的陈毛安,多么的自由自在啊,走起路来总喜欢蹦蹦跳跳的。也总爱跟人家疯着玩。
陈毛安说完他自己的事,他又开始说村里的事。
村里现在,地下的煤层都被煤矿挖完了。地面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陷现象。从而致使村民的房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几年前,经乡里还有煤炭企业,给村民张贴了一次公告。据他们说,村民的房屋损坏问题,不是多么严重,达不到拆迁安置的标准。所以经他们研究决定,给予村民一些补偿,房屋自行修缮。
陈毛安说到这里的时候,陈墨才恍然明白过来,他刚进家门的时候,就发现他家的房屋裂了几条大缝。然后他到陈毛安家时,也看到了类似现象,陈毛安的房屋也有多处裂缝。
按照他们出示的公告,意思是每家每户给补点钱就行了。
陈毛安继续说着这件事,村里凡是有头有脸的人,差不多给的都挺合理的。苦于这些没本事的人家,有的损坏严重的,稍微多点的也就一两万块钱,少的给一两千块钱,有的甚至一分没给。
当时村里凡是在家的人,看到这条公告都很不满。也有几个脾气比较拧的人,曾去乡里,煤炭企业的征迁办找过。人家总是会拿一些文件说事。去的都是些普通老百姓,本来文化水平就有限。对于那些打着官腔谈规定的事,即使明显感觉不合理,他们也跟茶壶里煮饺子一样,虽然有嘴,可就是倒不出来。
再后来,有人为表示不满而抗议,也跑到他们那里闹过几次,他们要么就用什么规定之类的话,把人给圆说回去。要么就直接过来辆警车把人给弄回去。等人回去以后,事情又跟之前一样,在那原封未动,丝毫没有得到解决。
村民接连找了许多次以后,见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所以后来也就没有人去找这件事了。
村民的房屋,损坏的严重了,他们就找一些楼板,木棍之类的东西,顶着墙。不然的话,房屋早就塌了。
再说村里的年轻人差不多都出去了。再或者是家里有一些,有点头脑的人,房屋问题赔付的也比较合理,所以那些人也就不说话了。
剩下这些老弱病残的人,也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件事,有的老人甚至到死,都没能如愿。
陈墨听完了陈毛安的这些话,内心百感交集。没想到在他出去的这些年,村里的人竟然承受了那么多。他自己开始暗暗发誓,一定要帮村里的这些弱势群体,做些什么。
这时的陈墨又想起了,刚刚看到陈毛安孩子时的那一幕。那么小的孩子,本该快快乐乐成长着的,可他看到的却是,孩子头上生满了虱子。不是孩子父亲不想把孩子照顾好,而是他确实无能为力!
一想到这,陈墨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帮他们做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