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我的儿子是曹操 > 16.颍川书院,戏志才拒绝出仕!

16.颍川书院,戏志才拒绝出仕!

16.颍川书院,戏志才拒绝出仕!(求鲜花)

ps: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

豫州,颍川郡,百废待兴。

张飞带着张辽,带着十万石粮食,走官道来到颍川郡。

第一件事,就是招募士兵。

张飞亲自用毛笔,在蔡侯纸面写招兵启示。

大致的意思,就是郡守要招募两万五千名士兵,保护颍川郡麾下15个县城。

招兵的条件,必须是20岁到28岁的青壮年。

每天管两顿饭,其中一顿饭,有肉食。

要知道,颍川郡找到黄巾军洗劫。郡守府的粮仓,早就被抢光了。

下面的县.乡.亭,基本十室九空。

张辽坐在招兵处,不由得摇摇头,看着眼前面黄肌瘦的老汉:“老伯。你回去,你太老了。”

张飞坐在后面,双手环抱胸膛,心情十分烦躁:“他娘的,四哥。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等我来处理。烦死人了!”

张辽苦笑一声,安抚道:“五弟。现在颍川郡,百废待兴。黄巾贼刚刚被消灭。大量的人口,都躲进山里面。”

张飞突然想起来:“四哥。不如我们去颍川书院看看。反正现在招兵,招不到。”

“那种老弱病残的兵,要来有什么用?”

张辽犹豫一会:“好吧。我们骑马,去颍川书院一趟。不过,五弟。义父交代你,对待两位先生,一定不要暴躁。”

“我们阵杀敌还可以。让我们治理州郡,真的不行。”

“我们需要文官,来安抚百姓,耕地耕田.兴修水利。”张辽一脸认真的神色,看着张飞,叮嘱起来。

只有亲生经历过,张辽才会明白。治理一个郡,到底有多难。

豫州下辖颍川郡、汝南郡2郡,梁国、沛国、陈国、鲁国4国,县九十七个。

.......求鲜花....

颍川郡多是山地,所以颍川书院是倚山而建的,书院坐落在城郊。

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代久远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

张辽带着张飞,牵着战马的缰绳走前。进入颍川书院。

张辽扯着嗓子,朝着书院里面,大喊一句,表示尊敬“颍川郡太守张飞,颍川郡偏将军张辽。特意前来拜访,戏志才先生!”

“原来是,新来的颍川郡太守。在下颍川荀攸”

一位年轻的文士,身穿丈青色文士长袍。长发盘起,用玉簪子固定。

张辽皱了皱眉头,双手连忙作揖,表示尊敬:“张辽,见过荀先生。不知道,荀先生可是出自颍川荀氏?”

荀攸右手抚摸,自己的颌下短须。目光清澈,大胆猜测:“没错,这位便是张飞,张益德。”

“听闻,两位都是前将军曹嵩,收下的义子。”荀攸用的是肯定句,不是疑问句。

张飞声若巨雷,瓮声瓮气的问:“你怎么知道。俺燕人张飞的名字?”

荀攸故作神秘,笑着说道:“曹嵩麾下义子张飞,勇武过人。生擒黄巾军渠帅波才。这件事早就名扬天下,传遍整个中原。”

张飞不由得开怀大笑:“哈哈哈哈!这么说的话,俺岂不是出名啦。”

张辽转过头,叮嘱道:“五弟。不得无礼”

“荀先生。不知道,戏志才先生。现在是否在颍川书院?”张辽直奔主题,作揖询问到。

荀攸若有所思:“在。我带你们去找志才”

荀攸带着张辽和张飞,来到戏志才居住的小院,推开木门,走了进去:“志才!有人来找你”

戏志才走出来,身穿浅蓝色布袍,头戴进贤冠。面容清瘦:“我就是戏志才,不知道两位,为何来找我?”

张飞大声嚷嚷:“是我的义父,特意交代我们。来颍川书院,请先生出山相助。”

张辽连忙开口,作揖行礼:“没错。戏先生。我们都是前将军曹嵩的义子。”

“我是张辽,他是张飞。”

戏志才不由得恍然大悟,作揖微微回礼:“原来是,前将军曹嵩的义子。失礼了。”

荀攸连忙开口,找借口离开:“志才。你们慢慢聊。我还有事,先回房间。”

三人一前一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