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它指指点点。
“耀阳收录机,只要500元,盒式录音带10元......”
一部磁带机在不停地重复着商业广播。
“我们这台录音机,能够播放歌曲,也能够录制……”
工作人员徐莉正在用一个录音设备演示放歌和录音功能。
“一部,一部。”
“有多少种录音带?”
“这里面有刘仁华的处女作,还有葛晓丽的处女作,还有杰西卡的处女作,一共就三个版本。”陈婷说道。
“我要一台,一箱录音带。”年轻人想了想,还是决定要一台。
“我们这款音响,可以充电,也能充电。”陈婷也开口了。
那人立刻给自己的收音机里塞了一盘录音带,打开了收音机,拿着收音机,一脸得意的离开了。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宝贝,我要10万套这种音乐播放器,还有我的唱片,一共10万套。”杰西卡开口道。
洪国忠微笑着说道:“生产已经赶不上了,再过些日子吧。”
现在对面的一家电子工厂,每天只能生产1000部的收录机和5万箱的磁带。
洪国忠在杰西卡那里呆了两个多小时之后,便开车返回了自己的家乡,这一次,他是真的去了。
他拿起客厅里的固定电话,给一号工厂的负责人赵光明打了个电话。
洪国忠说道:“赵主任,最近很忙吧?”
赵光明微笑着问道:“洪老板,怎么了?”
“我要三十万套录音笔,三套唱片,每种五十万箱。”
“洪老板,您需要多少钱啊?”
“你的工厂产能不够,这台收音机肯定能卖到全世界……”
“那好吧,我马上让人加大生产。”
在「录音机」抵达港岛一星期后,刘仁华、葛晓丽和杰西卡的歌曲,已经在街头巷尾传开。
利用无线电,聆听广播中播放的内容。
你可以用一个磁带机把你喜欢的音乐播放出来。
洪国忠以三百港币的价格,购买了一台不到三十美元的录像机。
按照五百块一辆的价格,他赚了将近二百块钱,而第一电器厂一年能赚二百七十块钱。
一箱录音带的生产费用不足二毛,工厂工厂一元一元。
一盘录像带,他分了五毛钱,再加上其他费用,也就是七元左右。
第一电子工厂为他赚取了巨额的港币,而洪国忠则是大发其财。
“每次都要租用一条船,再加上一条游艇,实在太累了。”
想了想,洪国忠又去找了杰西卡,学习了几句语言,这才让她帮自己购买一艘船只。
没过几日,他就以“耀阳”的名字,推出了30个新作品。
两个星期之后,刘仁华,葛晓丽,杰西卡推出了自己的第2个个人唱片。
下午的时候,洪国忠被邀请去了一家餐厅。
“钟老板,你能不能帮我做一下收录机和录音带?”雷彪一脸希冀地说道。
洪国忠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雷总的意思是?”
“钟老板,你说什么就是什么。”雷彪飞起一脚。
“杰西卡接手了星洲的产业,东洲的产业,我打算自己经营,至于西洲的产业,雷总要是觉得合适,尽管拿走好了。”洪国忠倒是一点都不小气。
雷彪在西洲,对米国人也有一定的了解,他哈哈一笑。
西洲的美、浪、意、胡四国,都是富得流油的国家,往西洲那边卖磁带,根本不用担心没利润可捞。
二人又聊了几句,又聊了几句,一起吃饭。
在香港,五百块一台的收音机,在南棒,在东岛,在罗国,都能买到上千块钱。
京城,一家电子工厂的经理室。
“哎,刘主任,那台机器还有多久能造出来?”
“张经理,我买的那些零部件……”
赵光明一连给工厂打了十多个电话,一批接一批的订单,让他们的工厂重新扩大产能。
“洪老板果然厉害,竟然能将这些东西,全部销往海外。”
赵光明收起了手机,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向着生产现场走去。
第一电器厂还不能做录音、录音带的时候,最赚钱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