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等等,先不要喧哗,先把里长叫来,然后你们就先安排人大量制作,对了其他人不要到处宣传”
没多长时间。
里长赵明阳匆匆赶来了赵焱家中。
见识过舂米器的作用后,也是十分兴奋,这摸摸那看看的,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根木棒是他媳妇呢。
果然啊,朴实的时代,朴实的农民,这种东西简直就是省了大力气了,效率还大大提升了,怎能不欢喜。
但身为里长,他的心思是要比其他人还要深的,不仅想到了利民,还想到了功劳。
这是先秦,还是蜀郡,西夷之地,比较乱的,这功劳弄好了才是功劳,弄不好就是麻烦。
“小焱啊,这么个好东西,如果不推广出去,着实是可惜,你脑子灵光,想好了怎么处理了吗”
是啊,现在大家都用手工舂米,脚踏器效果已经看到了的,造价低,效率高,还省力!
“没事,明阳伯,别担心,我有法子的”
没人的时候赵焱就喊明阳伯,有人才叫里长。
带上了一个装满蒸馏酒的葫芦。
当即领着几人,带着虎子往城里赶去了。
…………
……
半个时辰后。
众人匆匆忙忙又到了城里。
来时的路上他就一直在思考了。
昨日那些经历给他敲了警钟。
没背景没人脉是不行的,这功劳搞不好就被抢了,所以他打算先去李府先拜访了李澈,询问询问这府城里的官员如何,再决定舂米器的问题。
“嗨呀,赵兄,又见面了,别来无恙,快快快进屋坐,来人上茶汤”
赵焱给他作揖行了个礼才回话。
“李兄,没提前告知于你,上门叨扰,多多见谅,这是给你带的礼物”
取下了腰间的酒壶递了过去。
“哎,没有没有,不必那么客气”
嘴上说着不必客气,身体还是接过了酒壶,给放在了一旁,虽年纪轻轻,但他就好这一口酒。
李澈喝了口茶汤直言问道:“不知赵兄寻我何事”
“是这样的…”简单的说了一下舂米器,又问了官府中的官员行为作风与人品。
他倒是不太怕李澈抢他功劳,前几次短暂的交谈,对这个人也有些了解,人品还是挺端正的。
“这我倒是没太注意,不过县令应该准备升迁了,左右蔚应该在背地里各自竞争了起来,右蔚是外地人叫候立谢,就昨日你我见过的那位,左蔚则是张洋本地人,我了解的就这些,我家在锦关郡,李家别说武阳城,在整个蜀郡都是大家族,小小县官员,我没放在心上。”
这就涉及了赵焱的盲区了,怎么家在锦关郡,你人又在武阳城?还两个家呢?
他疑惑的表情,李澈像是有读心术一般,明白了,他的不解,接着侃侃道来:
“赵兄有所不知,秦王政,为了打压各大世家,颁发的律令,世家男子成年行冠束发后,就会被打乱到各地。我也今年刚束发,才来的武阳城,”
“我本姓李名澈,字清朗,你以后可称我为清朗兄。敢问赵兄字号?”
赵焱摆了摆手道。
“诶,我就一个小小的黔首,有姓就不错了,单名焱并无字。多谢清朗兄告知,那我就不多叨扰了,告辞”
“诶,你不是打算要去官府吗?上报你这个脚踏舂米器,我与你一同去不就行了,有我在他定然不敢有什么小心思。”
赵焱连忙作揖。
“那感情好,多谢清朗兄”
“小事,闲着也是闲着,走吧”
…………
……
耗时一刻钟。
两人一同步行到了县衙。
因李澈穿的丝绸锦衣,看门的卫兵拦都没敢拦,领着他们就进去了。
要是赵焱独自前来,他门都进不来,粗布葛衣,怎么可能想见谁就见谁。
“二位有稍等,这就去通报”
半刻钟的时间。
候右尉这才不紧不慢的出现。
“又是李家三少爷,这来官衙,又为何事”
“我没事赵兄要来,我作陪罢了”
这话一出,候立谢倒是来了些许兴趣。
“这不是昨日那位好汉…额少年郎吗,少年郎寻本官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