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之寡妇丫鬟 > 第二七三章 田间趣事

第二七三章 田间趣事

着蓝怡的手,“等你和我二哥成亲了,咱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二嫂,枝儿这孩子,以后就拜托你和贾婶子了。”

周木匠被周月鹊说得不敢再提想娶贾氏的事情,但态度还是一样积极,跟儿子拉着家具直接帮蓝怡摆置好。

属于周卫极院内的,直接摆进了周卫极的中院。现在的三个院子,蓝怡他们习惯性地称为西院、中院和东院,亲切自然。蓝怡现在住的院子最靠西,是西院;周卫极的院子居中,是中院;苏永珅的院子靠东,是东院。

西院的家具做好了之后,蓝怡和贾氏把屋里的旧家具、旧物什都收拾出来。王林山家里的旧物整理好,争得王二叔的统一,装进矮柜妥善地收进了西厢房,剩下的破家具都劈成木板直接进了厨房当柴火。

贾氏屋子里除了炕桌、炕柜、矮柜、衣柜、高几、凳子外,还放了一个梳妆台。一水的新家具看着就敞亮,贾氏自然是十分开心的,家具移进去摆好后,她把自己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放进去,觉得更多了几分家的感觉。

赵里正的妻子花氏来蓝怡家串门子,见了这全新的家具惊叹不已。直夸蓝怡有本事。贾氏来了村里半年多,不只和大伙都熟悉了。也和两个妇人交好,这两人便是赵里正家的花氏和王得喜家的小贾氏,两人都读书识字且在村里的妇人中算是见过一些世面的,脾气与贾氏也相投。两个人经常过来坐坐,有时带着家里的孩子,于是宝宝又多了个玩伴:赵里正家四岁的大孙子赵小胖赵世强。这孩子人如其名,整个一肉球。笑起来像尊弥勒佛,很讨人喜欢。

随着天气变的干热,地里的麦子熟了。蓝怡今年的两亩麦田并没有急着收,周卫极走前叮嘱好几遍,说了等着他回来再收,蓝怡自然是乖乖等着。

麦子能收时,义学也放假了,蓝怡一家子帮着王二叔家收麦。李氏要照顾刘氏、看孩子、喂活物,做饭的活计就落在了贾氏身上。蓝怡每日跟着下地或在晒麦场忙活。宇儿和大福两个也跟着在地里拾麦穗。现在虽说累,可这是收庄稼,收回来便是家里人的吃穿用度。大家伙是越累越高兴。

王二叔家新买的二十亩水田已经灌水准备插秧。买了水田后,蓝怡本以为他们会租出去收租子。没想到二叔要留着自己种。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农户家家的,田地才是根本。咱们家人口多还有耕牛,而三十亩水田还是耕得过来的。你们忙活油坊和山坡,咱们老两口平日也能管好田里。”

无论哪个年代的农民对土地都有深深的依恋,把土地当做自己的命根子。农民最是节俭,总想着能多挣一文是一文,多省一吊是一吊,所以他们不计成本地挥洒汗水,整日泡在田里。只盼着老天爷作美,有个好收成。给朝廷交完租子还能多剩些余粮。

周卫极春天的时候跟蓝怡商量后给苏永珅在村里买了三亩水田,就在他们房后不远的地方。卖田的人家因送儿子去赶考,家里缺银子只得卖田。苏永珅这些日子身体好了不少,白日里也会出来到田边走走。三亩水田他也租给了周二发家,周二发家男丁多田少,只蓝怡那几亩地也是不够种的,村里周地主家的田租金收的高,交税之后也就剩下两成,着实合不来。苏永珅的地,按着蓝怡的租法租出去的,因他是秀才,不用交租子,周二发家能留下五成,这可是大好事。

二叔家的麦子陆续脱粒晒上时,周卫极赶回来了。他让二叔家接着忙活,自己套了牛车只一天就把蓝怡的两亩麦子收到晒麦场,让蓝怡帮着铡掉麦根晾晒好。宇儿几个小家伙跟前跟后的忙活,苏永珅也帮忙收拾。

人多力量大,第二日便把麦子脱粒晒到了院子里,周卫极又把山坡沤好的油渣肥挑进田里洒好,套上犁杖请王二叔帮着深翻土地种上,按蓝怡的打算种上了绿豆,前后也就三天功夫。蓝怡感叹这就是有老公的好处啊!男人和女人天生体力上的差异是无法弥补的。难怪村里家家都是男人当家作主,田里的活,真得靠着男人们的力气,女人只能是打下手的。

收完麦子后,贾氏便不准蓝怡再下地,所有的活计她都包了下来,只让蓝怡在家绣嫁妆养身体。这几日天天在地里暴晒,蓝怡虽做足了防护措施,去地里头上戴着大斗笠,手上带着手套,就算这样也晒黑了一层,贾氏配了药汁让她每日涂抹,补血养颜的药膳这几个月都是吃着的。

这里的化妆品非常多,护肤品也不少,高档的诸如珍珠粉等蓝怡是舍不得用的,其他的护肤品和化妆品多是加了猪油,她也又不敢用,所以蓝怡的保养方法很简单:羊奶蜂蜜面膜和各种蔬菜面膜换着贴在裸露的皮肤上,泡澡时加草药和花瓣,羊奶、鸡蛋、干果等有营养的东西也是每日吃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