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挞宋,皮鞭沾酒精边抽边消毒 > 第11章 庄园缺钱售后返租

第11章 庄园缺钱售后返租

写话本,匪夷所思。

“没错,我这里攒了些稿子,书名就叫《三国演义》”

“既然叔父自家便经营着书店,那正好不用便宜了别家。”

写书可不是一条轻松的路子,大宋最不缺的就是穷酸文人,科举不第后很多都卷入话本行列,以图挣些银子,然而大多数写书的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许多写书作者住在破烂瓦房里,萧瑟的寒风之中蜷缩在角落,啃着梆硬的窝窝头,龟裂的手握着半只笔沙沙的码字。

唯有嘿嘿傻笑着幻想自己的书有一大堆读者追捧才能在催眠自己,在饥饿与寒冷中入睡。

杨吉成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大哥抛弃幻想脚踏实地。

他斟酌了一番用词开口道:“哥哥,人工加上制作雕版,成本并不小,若是新出的书卖的少了,反而会亏本,即使卖出几十本,哥哥也挣不了多少。”

“大宋重文,仅临安就有上千写手,各类话本层出,竞争激烈,很难出头。况且写话本小道也,哥哥不如潜心诗词歌赋的大道,日后还能博得一个才子的美名。”

杨吉成已经近尽量说的委婉,杨瑞祥也理解他的担忧。

我理解你,但是弟弟你不懂我啊。

四大名著之中,杨瑞祥最爱的就是《三国演义》,从小就读,爱不释手。

这可是经过无数人检验的经典中的经典,名著中的名著。

而其三国在宋朝热度最高,受众群体广大,或许是因为都是偏安而同病相怜。

民间说书人有一个专门的群体,称为“说三分”,就是用评话讲述《三国志》

且有着非常明显的倾向性,那就是尊刘贬曹。

听到刘玄德失败的时候,连小孩们都 “颦蹙有出涕者”,都皱起眉头来,甚至痛哭流涕。

“闻曹操败,即喜唱快”,高兴地不得了,又唱又闹的。

这种民间说书、戏曲演绎不断发展、丰富完善,到了元朝至治年间,形成了一本系统性的归总——《全相三国志平话》

七万余字,全书用平话的形式讲述《三国志》核心主线就是以蜀汉为主线。

但其情节非常简略,文笔又相当粗糙,跟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完全无法相比。

罗贯中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把控绝对是大神级的,可以说这是作者与作品互相成就。

宋金南北分治之后,宋杂剧刚刚兴起。

五部三国曲目《赤壁鏖兵》《刺董卓》《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之中,到现在也只出现一部《赤壁鏖兵》

在这个领域就像一大片无人发现结满果子的树林,等着人前来摘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