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挞宋,皮鞭沾酒精边抽边消毒 > 第17章 貂蝉美名扬

第17章 貂蝉美名扬

幸好他接下来的几天没有去郁文书斋,不然绝对会被其门前摩肩接踵的盛况而打击的生活不能自理。

参考第一册的销量,预先刊印一万册,这个决定正确,但不够正确。

“东家,这样下去还是不够,继续刊印吧。”

第一册的追订者高达九成以上,而且由于其名气而吸引了大量新的读者,又一次造成了供不应求的爆满景象。

市场需求反过来催生供给,有一批文人瞅准商机,买一本回去后专门替人抄书。

抄一本回本,抄两本挣一本,只要手够快,麻袋装铜板。

拿到新书的众饥渴读者,久旱逢甘霖,甚至一群人聚在一起,争相传阅。

许多说书人拿到书第一时间回家排练,更有甚者看一遍就上台去讲。

因为当下的临安,说书圈子里三国演义就是最大的流量,说上一场挣得能顶平常十天。

再加上新的后续剧情,台下必然人头攒动。

一处处酒楼再次迎来客流高峰,点单传菜声音不绝于耳。

许多没有搭戏台子的饭店赶紧用桌椅板凳临时搭建一个,然后花大价钱请说书人。

请不起说书人的掌柜亲自撸袖子上场。

三国演义老少咸宜,上到官人老爷、文人雅士,下到贩夫走卒、幼娃童子都是其受众。

看过或听过三国之后,人们皆对其中内容忍不住叫好,在临安刮起一股三国风。

“没想到,左右天下大势的,竟然是这位名叫貂蝉的美女。”

“哎呀呀,董卓已经贵为太师,吕布是帐下大将,该是何等的美人,竟然能勾得这二位奢庶人物反目成仇。”

“书中说她出来看月,连月亮都比不过她的美貌,有‘闭月’之姿。”

“若是能一睹貂蝉的蝴蝶舞,哪怕让我隔壁的王二狗短寿十年我也愿意……”

罗贯中总是能用他大师级的手笔在三国演义中,通过对一些名不见经传甚至是虚构的小人物进行大量加戏写活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

而这些小人物看似影响了天下大势,其实是罗贯中高超的叙事手段营造的错觉。

即便没有三英战吕布,十八路诸侯还是能攻破虎牢关,即便是没有貂蝉,王允还是会离间董卓和吕布。

但是那样的话,故事就不精彩了,史书都是枯燥乏味的。

正是三国演义中的加戏,让这些故事脍炙人口,为老百姓津津乐道。

三国志能成为二十四史最脱颖而出的一部史书,完全是凭借着它的这部超级同人文带来的流量。

临安的读者老爷们都是第一次听说貂蝉,纷纷互相打听谁认识貂蝉,谁知道貂蝉到底长啥样??

然而,注定都是一无所获。

一茶馆里,两位文人打扮的青年正激烈地讨论。

“这书中描写貂蝉能迷倒两位枭雄,该是那赵飞燕、绿珠般的人物。”

“贤弟却不见其能深明国家大义,挺身而出?依我看来,这位貂蝉当是能比肩王昭君、班昭的美人。”

“却是不知这西市画舫里,有没有貂蝉的画像,若是有,定要买下日夜瞻仰。”

“哦?贤弟说的有理,你我同去瞧瞧。”

宋朝文化艺术在古代各封建王朝中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这时候社会上流行一种四美人画,画着四位又勾勾又丢丢的大妞。

诗集中也收录有很多关于四美人画的诗词。

古代‘四大美女’的概念便是因此而生。

四大美女都有谁在宋朝其实并没有定论,主流观点认为是王昭君、赵飞燕、班昭和绿珠。

无一例外,这些享负盛名的古之绝色美人都是真实人物。

貂蝉这个虚构的女性人物,第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这样的“二次元美女”打开了一个新的赛道,并借着三国话本的爆火疯狂圈粉。

二次元追星,最火的当属海报周边。

画舫之前早已挤满了想要一睹‘貂蝉’容貌的人群,这可急坏了画舫的掌柜。

“都是客人啊,都是银子啊……唉吆喂诸位博士,我加钱,每人三倍,不,五倍的工钱,你们快把貂蝉画出来啊。”

各画工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然后一摊手,没人知道貂蝉,也从来没画过啊……

“掌柜的,书,书买来了。”一名小厮艰难地挤过人群,进入画舫,手里还举着一本新出的三国演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