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傅这个人可不好搞的,不过不需要沈南栀出手,自有人对付他,那就是袁先生啊。
他和陈太傅一起都是大学士,不过袁先生早年间因为老妻亡故,无心做官,回乡下老宅修身养性,也是陪伴缅怀老妻。
也是那时候遇到了沈南栀,教导她几年,虽然是原主,不过袁先生一直把她当半个弟子看,那孩子小时候长得是不好看,却是很善良,很侠义的,袁先生很喜欢。
袁先生站出来道:“老陈啊,你凭什么瞧不起老夫的弟子呢?不瞒你们说,王妃从小是老夫一手教导长大的,不然摄政王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她的吗?
摄政王不傻,王妃也不蠢,就是因为男女之分,你就要阻拦王妃监国?你这是误国,是天下的罪臣。”
众人哗然:“袁大学士,你此话可当真?”
“这有什么好骗人的?你们不信可以去查,老夫老妻的故乡也是南栀的故乡啊,我是看着这孩子长大的,聪慧,善良,热心肠,哪儿哪儿都好。”
除了长得不好看,那孩子处处优点,只可惜世人都爱以貌取人,都忽略了她的好。
袁先生出手,不需要沈南栀来对付老顽固了,乐的看热闹,有人护着的感觉也挺好。
意味深长地看了沈国公一眼,看看人家,只是教导几年,都这么护犊子,你还是亲爹呢,第一个拆台,你有什么资格做人爹啊?
沈国公被她看的低下头,羞愧难当,他真的错了吗?
不对啊,他那义弟南枝好像也是她女扮男装在皇城司做副司主,那么摄政王很早已经培养她处理政务的能力,管理朝政也不算什么啊。
能把皇城司给打理的井井有条,朝中这些事儿又算什么呢?
有了袁先生支持,陈太傅气势矮了三分,起码王妃不是不学无术,不会拿朝政开玩笑的,从小也是名师指导。
陈太傅觉得自已说不过袁先生,拉着沈国公一起反对:“沈国公也不赞同,不管怎么样,她一个女子干政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就不合礼法啊。”
沈国公躲开,“我支持她,我改变主意了,别拉我。”
陈太傅:“你这变的也太快了。”
“男人都变得快,你娶小妾还三个月新鲜呢,当谁不知道?”
“你,你别说这个,咱们说朝政呢,扯什么小妾。”
“你先说我变得快呢,我不能说你?你敢说你最近没有纳小妾?那万春楼发卖的花魁你都买走了三个,一把年纪了,小心老腰啊。”
“沈国公,你不要胡搅蛮缠,咱们说正事儿呢。”
“这不是正事儿吗?你可别抖啊,你倒下了别栽在我身上,谁知道是不是夜里跟小妾打架次数多了,伤着身子了,别想讹我。”
沈南栀无奈,他若是耍起无赖,无人是对手了,算他有点儿良心,知道悔改。
眼看陈太傅给气的差不多了,祈云煦道:“好了,大家不必争论,此事可以慢慢讨论的,本王这么决定自然是有本王的道理,不满诸位,之前的奏章一半儿是王妃帮着处理的。
王妃甚至以身做饵,彻底剿灭如意门,拿到无数金银,你们说说,谁能做到?
你们若是给国库弄来上千万两银子,本王也让你们监国。
今日先到这儿吧,户部,兵部,宰辅大人留下议事,退朝吧。”
陈太傅也吵不下去了,想参与议事,可惜祈云煦不搭理他,一个太傅,教好皇上治国之道也就够了,掺和这些做什么?
平时给他面子,对他的那些荒唐事儿睁只眼闭只眼,真的不知死活,祈云煦不介意撸掉他这个太傅。
袁先生教小皇帝就挺好的,多个他逼逼赖赖的,就很烦人。
祈云煦看陈太傅的眼神多了些杀意,让陈太傅背脊发凉,摄政王还敢对自已动手的吗?
他可是顾命大臣之一啊!
大朝会散了,小朝会还要继续开,沈南栀听的多,说的少,只是做些笔记,记下他们的谈话,还有提出的困难,暂时没有多问什么。
毕竟这些老臣们还不了解她,现在只需要多听少说,等彻底搞懂了朝中上下的事情,才是她出手的时候。
小朝会议事完,已经午膳时辰,祈云煦留下老臣们吃顿饭,缓和一下气氛。
沈南栀和小皇帝一起陪着用膳,小皇帝道:“今日不分君臣,不必拘束,好好吃顿饭,朕不喜欢那么多规矩的,老大人们辛苦了。”
“皇上不拘小节,臣等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