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拍拍冯异的肩膀:"再说了,他要真敢来硬的,咱们就给他表演个'汉式摔跤',保准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大汉雄风'!"
众人闻言,哄堂大笑。+s·o_u.k/a?n¢s/h~u¨.?c+o!m?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
当晚,刘秀独自站在新建的观星台上,望着满天繁星。他想起了二姐,想起了那些逝去的亲人。
"二姐,你看到了吗?"他轻声说,"我在一点点把大汉找回来。不仅是为我们刘家,也是为了所有记得汉家荣耀的人。"
一阵微风拂过,仿佛是对他的回应。刘秀笑了,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至少,第一步已经稳稳地迈出去了。
刘秀和杜诗迁都筹备就绪的奏章已经上报宛城有些时日了,五日前刘秀和三辅地区就都收到了朝廷通知,五日后大汉迁都洛阳。
迁都前三日的洛阳城热闹得像一锅煮沸的饺子汤,各地官员、名士、世家大族的代表们蜂拥而至,把城内所有客栈挤得满满当当。连城南那家常年闹鬼的"不归客栈"都挂出了"客满"的牌子——据说有位胆大的儒生宁愿与鬼同住,也不愿露宿街头。/E_Z\晓`税!网/ ~首!发-
"主公,咱们的'洛阳欢迎您'横幅是不是挂得太高了?"冯异擦着汗跑来报告,"李通大人说远远看去像是'洛阳不欢迎您'..."
刘秀正忙着核对典礼流程,头也不抬:"那就让杜诗爬梯子去调整一下,他个子高。"
“杜大人说他恐高..."
"那就让横幅继续'不欢迎'吧。"刘秀终于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脖子,"反正等他们走近了就能看明白。"
正说着,一名亲兵急匆匆跑来:"报——!李通大人求见!"
刘秀手中的竹简"啪"地掉在地上。李通不仅是南阳豪族的代表人物,更是他起义时的铁杆盟友。当年宛城贩谷的时候,还是李通主动联系他要反莽复汉的,可惜走漏风声导致李氏全族除了他和李轶几乎被灭,连他远在长安的父亲也未能幸免。
"快请!不,我亲自去接!"刘秀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冲,差点被自己的衣摆绊个跟头。
城门外,李通正仰头研究那个有争议的横幅,见刘秀跑来,大笑着张开双臂:"文叔!你这欢迎标语可真有创意!"
刘秀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季文兄见笑了,实在是人手不足..."
"理解理解。秒璋結晓税蛧 芜错内容"李通拍拍他的肩,"迁都这么大的事,你能把洛阳收拾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我一路走来,看到街道整洁,市井有序,比我想象中强多了。"
当晚,刘秀在临时府邸设宴款待李通。为了活跃气氛,他还特意准备了一个小游戏——汉制版"真心话大冒险"。
"这是何物?"李通好奇地看着案几上的青铜酒樽和一堆写着问题的小竹简。
"这叫'酒樽传情'。"刘秀眨眨眼,"转动酒樽,樽口指向谁,谁就抽题回答。答不上来就罚酒三杯!"
游戏开始后,气氛很快热络起来。当酒樽第三次指向李通时,他抽到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新政权?"
李通沉吟片刻:"实不相瞒,我此来正是要看看刘玄能否恢复汉室正统。"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刘秀,"但今日所见所闻,倒让我觉得文叔你更像是在复兴汉制。街上的巡卒穿着汉式戎装,市场用着汉式度量衡,连小贩叫卖都带着长安口音..."
刘秀笑而不语,只是悄悄把写着"你认为谁最适合领导汉室复兴"的竹简藏进了袖子里。
次日清晨,刘秀正在检查典礼用的礼器,忽听冯异来报:"主公,宋弘大人微服私访洛阳市场,被咱们的城管当成了可疑人物!"
"什么?"刘秀差点打翻一摞玉璧,"快带我去!"
当他们赶到东市时,只见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正被三名城管围着问话。男子不慌不忙,反而在考校城管们对汉律的了解。
"...《九章律》中'盗律'第一条是什么?"男子问道。
年轻城管涨红了脸:"这...这个..."
"是'盗马者死'。"刘秀快步上前解围,"宋公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宋弘转身,锐利的目光扫过刘秀:"刘将军好记性。不过我更惊讶的是,"他指着整洁的街道,"新政权才建立不久,洛阳竟已如此井然有序。方才我看到百姓交易都用一种新铸的五铢钱,上面还刻着'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