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棚前,两个壮汉正扭打在一起,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见太守来了,人群自动分开条道。
&34;怎么回事?&34;邓晨和颜悦色地问。
本地汉子先告状:&34;大人,这外乡人插队!&34;
流民不甘示弱:&34;俺没插队!是这厮嫌俺多领了碗粥!&34;
邓晨看了看两人鼓胀的肌肉,眼睛一亮:&34;好身板!&34;转头问师爷,&34;伐木队不是缺人吗?&34;
师爷会意,立刻高声宣布:&34;两位壮士既然精力充沛,不如去西山伐木?日结工钱,管三餐肉食!&34;
两个汉子面面相觑,同时松开对方衣领:&34;当真?&34;
&34;比真金还真!&34;邓晨亲自扶起他们,&34;伐够一百根,额外赏一坛老酒。&34;他冲人群喊道,&34;还有谁想赚外快的?伐木、采冰、运煤,岗位多多!&34;
流民们顿时沸腾了,争先恐后地报名。邓晨悄悄退到一旁,对邓云耳语:&34;看见没?李恽送来这么多精壮劳力,省了多少招工广告钱。&34;
远处山岗上,几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观望。为首的络腮胡大汉放下望远镜,疑惑道:&34;奇怪,怎么没见乱子?&34;
旁边瘦子挠头:&34;老大,他们好像在招工?&34;
&34;放屁!&34;络腮胡一巴掌拍过去,&34;哪有流民不闹事的?再去探!&34;
窗外,一只信鸽扑棱棱飞向常山方向。鸽子腿上绑着的纸条里,详细记录着李恽的全部计划——而收信人赫然是邓晨书房窗下的鸽笼。
邓晨刚要展开薛桂递过来的飞鸽传书细看。
&34;大人!&34;一个差役慌慌张张跑进来,&34;不好了!抓了一个邯郸的探子!”
邓晨猛地站起身:&34;怎么回事?&34;
“应该是州牧府的密探。”
邓晨展开飞鸽传书,眯着眼睛细细一瞧,嘴角渐渐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34;李恽这老狐狸,果然坐不住了。&34;他轻轻弹了弹纸条,转头对师爷道,&34;去查查,这些密探是怎么传递消息的,然后——&34;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34;把李恽大人&39;希望&39;听到的消息传回去。&34;
师爷刚要应声,突然又一个差役跌跌撞撞冲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