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能。”苏幕遮肯定回答,“这个市场这么大,谁去做一下赚盆满钵满,而且都是赚有钱人的钱财。”
“如果真能减七八成的成本,那些藏书印出来,皇上内库就有钱,皇兄常说皇帝就是分配钱财的人,差了饿兵,位置都会被人掀了。”平阳郡若有所思的说道:“可不是什么仁义道德。”
裕王眯着眼,“二哥天天道德文章,得到朝中文臣们的支持,特别江南巨族们都喜欢他,给他钱财,扶他上位,而我做事处处受到刁难。”
苏幕遮咳嗽两声,“姑姑,内库要钱,印书一定能赚钱,我们成本低,宫内藏书可以大量印出来卖。
还有文人写了诗书,只能压在书房,活学印刷术让他们出钱印,这么便宜他们会出钱的,我们最多是纸张的钱,速度很快,雕版一本书要几年,我们二三天就够了。
雕版要培养一个熟练的雕工要几年,我们活字不用很好雕刻工匠,等大量书籍卖出去,市场才开始追求好看,那时有足够的雕工。
您去看看就很快明白,讲怎么也是抽像。”
“裕王殿下得不到文人的支持,很苦恼对吗?”苏幕遮转向裕王识问道。
“是的,如果得不到文臣的支持,他们口诛笔伐下,本王处处做事受他们刁难,名声也不好。”裕王叹一口气,“苏姑娘有何方法吗?”
“这很简单,”苏幕遮胸有成竹的说,一点没有为难。
“简单?”裕王禁不住失态,失声的问。
“那这么容易吗?”平阳郡主瞪大眼睛,大声质疑起来。
在外面警戒的阎总管,和谢总管都惊的窜了进来。
“容易,只是殿下没有对症下药。”苏幕遮没有受影响,依然自顾自的说着。
“请苏姑娘教我?”裕王起身恭身一拜。
把老谢和阎总管看呆了,朝中士大夫认同,哪有这么容易,听说二皇子为得到他们的支持,每天读书到三更。
特别江南的大臣们还有个特点有钱,他们家族对外航海,都是巨富之家。
苏幕遮说容易,两位总管都不敢相信,裕王和平阳郡主也不信。
苏幕遮连忙闪避,不敢接受裕王的礼,“殿下对臣妾有救命之恩,行礼可是折妾身的寿,请安坐,听我细说。”
苏幕遮没有卖关子的意思,“朝中的文臣们,都是科考上来的,他们都是对科考服气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去科考。”
“你的意思,我去科考?”裕王也是聪明人,思考着,“这是一个好办法,比二哥天天苦读好,但是,难,难,难,太难了,本王也读书,但是写文章的功夫,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但这是不是一条好的路?”苏幕遮反问,“是不是很管用?”
“是很管用,只要能上榜,哪怕最后一名,大臣一定对你极服气。”平阳郡主眼里闪光,“这可是经过认证,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函肖,你可以和你父皇说一说试试。”
“不,姑姑您要知道,科考有多难吗?”裕王一点把握都没有。
“函儿,这件事不在于多难,而且在于态度。”平阳郡主越说越感受到,其中的妙处:
“你细细体会,在父皇心里,你是一个有读书的人,你要去考还可以让宰相知晓,一个参加过科举的皇子,是不是更理解他们的不易,有认同感吧!”
“考得好,公布名单时殿下站出来,落榜,科举落榜谁会关注,只要写得不太差,还能得到他们的好感。”苏幕遮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这件事对于裕王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要文采的,”裕王依然害怕,“本王读书,但没有读得那么细,做文章做到处处有考据。”
您会破题,承题吗?”苏幕遮问道,“按说皇室弟子,受最严格的教授都会学这些。”
“会是会,但是极少写。”裕王怕丢人,“本王还是不要去现丑了。”
“裕王,没有做过,怎么能够退缩呢?”苏幕遮激励道:“乾坤未定,你就是黑马。未战先退,已经是输了。”
“但本王要忙救灾粮还要去学文章,没有时间太难了。”裕王实在是怕,考不上很丢面子。
平阳郡主旁观者清,提醒道:“函儿,你先听幕遮怎么说,她都给你想出办法来了,你要不要听她说?”
裕王被点醒,本来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在有突破的地方,不能只顾脸面。
而且苏姑娘出的主意,自然是有计较地方,自己在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