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吏部当面试官 > 分卷阅读96

分卷阅读96

风一时噎住。

“我甚至虚长你娘几岁,你不是小姑娘是什么?”

神秘人笑道,又从袖中拿出一支玉簪和一对耳坠,恰是江扶风那夜在母亲故居所见,“喏,这是我曾送给你娘的。如今,算得上物归原主吧。”

江扶风正欲言时,柳臣已是走近,并命人将几日未食的老先生带上了马车。他目光切然地打量着江扶风,抬手撇开她额角的碎发,抚着露出的伤痂,“夫人受苦了。”

江扶风抿唇笑着摇了摇头,岔开了话,“今日的殿试如何?”

“我当时想着,我无论如何都要同皇上讨一道去丞相府的旨意,所以就拿下了状元。”柳臣拉着她的手,轻描淡写地带过了这其中艰辛。

而身的旁神秘人不知何时已消失无踪,江扶风暗自盘算着时日,“睿王和程侯爷他们快回京了吧?”

黄昏欲晚,霞色照面间,柳臣颔首:“我正好有一事要与夫人说。晋王那边暗中跟着的那位人证师爷,失踪了。”

--------------------

第51章 相争(小修)

=============================

兖州一事毕。睿王回京之时,阵势尤盛,京中百姓纷纷闻声赶来,为一睹睿王风姿。

这些时日里江扶风听闻,兖州时有相传睿王躬身亲民之言,所查之处,无论大小乡里,皆官风清廉,民风淳朴,为兖州的官治安民作出极大贡献。

城门处,拥在街处两侧的百姓沸沸扬扬,尽伸长脖子望着进城的车马。

“欸,没想到从前这般高高在上的王爷,竟然真的会为我们小老百姓奔波。”一书生雀跃其间,朝旁的围看之人说道。

旁人注视着街心缓行的车列点点头,“上次睿王的手下犯错,他还写了罪己书昭天下,可见其人品。”

书生眼底流露出崇敬,“这么对比之下,睿王似乎比晋王要更胜一筹啊……虽说早些年晋王礼贤下士的名声犹在,但近年晋王除了助力扶摇书斋,资助流民回兖州以外,好像并没什么大动作。”

旁人闻言面色一变,连忙捂住了书生还欲往下说去的嘴,低声道:“嘘——慎言,慎言……此等皇家贵胄之事,岂能有我等妄言?两位王爷成年十余年来,宫中未曾有过立太子之说,这只能是皇上有意为之,可容不得他人置喙。”

晋王府内,隔绝城中喧嚣的正堂处,茶清风静,江扶风与柳臣随晋王接待风尘仆仆而归的程侯。

彼时晋王扶起作礼的程侯,“侯爷数日劳神动心,辛苦了。”

程侯旋即入了座,谦逊道:“殿下哪里的话,不过是四处走动松松筋骨,为殿下分忧罢了。”

接而他瞄了眼门外的迷蒙天光,“如今睿王正是气势正嚣之时,朝野上下无不对他赞许有加。殿下近来,怕是受了不少比对的贬言吧?”

晋王淡然笑着,“本王自是不会在乎那些闲言碎语,百年之后自有史家评说,我何苦为了一些不相干的声音而心生烦扰?”

江扶风暗自佩服着晋王的心胸气度,接而便听柳臣谨然分析道:“陛下多年未立储,其中缘由诸位朝臣猜测数年而不得知。如今殿下隐势蛰伏,表面看似不及多年前与睿王的旗鼓相当,却正是向陛下提及立储一事的好时机,以探陛下的意思。”

程侯抿着茶,“可若是陛下见着睿王势头正盛,顺水推舟将睿王立了储,该如何做?”

江扶风将柳臣的用意看得分明,朝程侯解释道:“党争之势既已维持了十年,陛下尚未迟暮,断没有在此时打破平衡立储之理。如今重提立储一事,一来是欲看陛下对立储的心思,二来是相当于提醒陛下,如今两王争储的局面已稍有失衡,需要他来从中把控。”

“论出身,我与五哥皆是庶出,甚至同养于皇后娘娘之下,并不相差;论政绩,这十年来父皇让我与五哥插手朝政,向来是各分一帜。”

晋王缓声说道,面色凝重,“父皇持衡多年,近来我刻意式微,若是还不能从中前进,只怕会被五哥抓着机会打压了。”

“殿下不必担心。关于兖州师爷失踪一事,我与柳臣正有一份惊喜要献于殿下,不出今日,很快便有消息从皇宫里传来了。”江扶风卖着关子。

“哦?”晋王稍敛了神色,并未多问,“那本王便拭目以待。”

皇宫,致明殿内,皇帝正坐高位,翻阅着案上齐放的奏折,其下几位朝臣杵立,静听着皇帝所言。

“近来朕这里好些奏折,皆是言于朕,东宫之位如何干系到社稷之本,劝朕早日立储。不少人觉得,睿王参政十余年,颇有未来储君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