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快了几分。
玉凌川朗声笑了笑,眼中满是欣慰:“有你们这句话,我这心里就踏实了。说起来,前几日中州那边派来的信使还夸咱们呢,说玉鼎宗上下齐心,比旁的宗门多了份韧劲。”
他这话一出,几位长老脸上都露出些自豪。玉鼎月汐抚了抚鬓角:“那是托宗主的福,您带得好头。”
“是大家合力的功劳。”玉凌川摆了摆手,语气诚恳,“我知道赶工辛苦,昨日让人从山下采买了些新茶和糕点,已经分去各院了,大家忙完了也歇歇,别累坏了身子。”
玉鼎岳峥朗声道:“宗主想得太周到了!底下人要是知道了,定要感激您的体恤。”
“都是自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玉凌川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任务要紧,但也别绷得太紧。今日议事就到这里,各位有什么需要宗门协调的,随时来找我。”
“是,宗主。”五位长老齐声应道,起身行礼时,脸上都带着轻松而笃定的神色。
玉凌川看着他们依次退出大厅,指尖再次轻轻叩击起扶手。阳光移了移位置,将他的身影在地面拉得很长,他眼中的平静里,藏着对宗门的期许,也藏着对各位长老的信任——这份议事,没有疾言厉色的催促,没有剑拔弩张的质问,却在温和的话语里,将责任与体谅都说到了人心坎上。+微^趣+小~说- ?最`新-章+节*更/新*快*
第二章 炉边问匠
玉凌川没有立刻回书房,而是转身往炼器房走去。路过回廊时,见几个年轻弟子正抬着一筐刚提纯的精铁,额头渗着汗,脚步却轻快。他停住脚步,等弟子们走近了,温声道:“慢点走,别磕着。看这铁料的光泽,纯度不错啊。”
为首的弟子愣了一下,看清是宗主,连忙放下筐子行礼:“见过宗主!这是三长老让人新炼的,说比上次的硬度能提两成呢。”
“辛苦你们了,”玉凌川从袖中摸出几块晶莹的糖块,递过去,“拿去尝尝,解解乏。”
弟子们脸都红了,接过糖块连声道谢,抬着筐子脚步更轻快了。玉凌川看着他们的背影笑了笑,继续往炼器房走。
远远就听见风箱拉动的“呼嗒”声,夹杂着金属敲击的“叮当”声,热浪混着硫磺的气息扑面而来。玉鼎紫璃正站在一座巨大的熔炉前,额头上敷着块湿帕子,正跟几个老工匠说着什么。
“五长老这是亲自盯炉呢?”玉凌川走过去,声音里带着笑意。
玉鼎紫璃回头见是他,忙擦了擦汗:“宗主怎么过来了?这里太热,您还是去那边凉棚歇着吧。”
“过来看看大家,”玉凌川目光扫过熔炉里翻腾的火光,“这炉炼的是中州要的‘云纹鼎’?”
“是啊,”一位老工匠接过话头,脸上满是自豪,“宗主您瞧这火候,五长老盯着呢,差一丝都不行。”
玉凌川看向老工匠,拱手道:“张师傅辛苦了,您掌炉几十年,经验最足,这次多亏有您。”
张师傅连忙摆手:“宗主折煞我了!是五长老调度得好,夜里还给我们送热汤呢。”
玉鼎紫璃脸颊微红:“张师傅别夸我了,都是应该的。”
玉凌川笑着点头:“能让张师傅这般称赞,五长老做得不错。不过也别总熬着夜,年轻人身子骨要紧,轮班盯炉就行,别硬撑。”
“我知道了,多谢宗主关心。”玉鼎紫璃心里暖烘烘的,之前熬夜的疲惫仿佛都轻了几分。
正说着,玉鼎云瑶提着个食盒走了过来,见了玉凌川,笑着说:“宗主也在?刚让伙房做了些绿豆汤,给大家降降暑。”
她打开食盒,绿豆汤的清香混着冰糖的甜气散开,工匠们都露出欢喜的神色。玉鼎云瑶亲自给大家盛汤,递到张师傅手里时,柔声说:“张师傅您多喝点,您老的嗓子都快被烟火熏哑了。”
张师傅接过汤碗,眼眶有些发热:“三长老真是体恤我们。”
玉凌川看着这一幕,心中微动,对玉鼎云瑶道:“还是你想得细致,知道大家在炉边最渴。”
玉鼎云瑶浅浅一笑:“不过是举手之劳,倒是宗主,特意过来探望大家,才是真的暖心。”
玉凌川拿起一碗绿豆汤,站在炉边喝了一口,热意混着甜凉滑入喉咙,他看向众人:“这汤不错,大家轮流歇着喝,别扎堆。赶工要紧,但也得顾着身子,咱们不急在这一时半刻,把活儿做细了才是正经。”
工匠们齐声应着,喝着汤的动作都轻快了几分。玉凌川又跟大家聊了几句炼冶的细节,没有半句催促,反而叮嘱大家注意火候别太急,有问题随时找长老们协调,一番话下来,工匠们心里的躁气都散了,只剩下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