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58章 满桂(上)

第58章 满桂(上)

次日清晨。

因为早些时候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的缘故,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些许寒意,青石砖板的街道上也是湿漉漉的。

距离京师约莫半个时辰脚程的西山脚下,隔着老远倒是能瞧见几面颓色的明黄色军旗于空中摇曳,但偌大的校场中却是没有几个人影,更听不见士卒操练的声音。

早在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便是正式设立京师大营,其中包括三千营及五军营,后又添设\"神机营\"。

京师三大营作为帝国最为精锐的军队,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勋,更是由大明天子亲自掌握的\"亲军\"。

只可惜在\"土木堡之战\"中,因为\"瓦剌留学生\"的乾纲独断,如日中天的\"京营\"遭受到了灭顶之灾,十数万大明精锐损伤殆尽。

此后,朝廷虽然下旨重建京营,但却再难以恢复往日的规模,负责拱卫皇城的京营也渐渐沦为了京中\"勋贵\"中饱私囊的工具。

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不满朝廷于边境的\"互市\",遂亲率大军,扣边犯境,以至于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

在俺答汗退兵之后,终日躲在深宫中修仙问道的嘉靖皇帝便是亲自下旨,将\"三千营\"改名为神枢营,并将京营中为数不多的精锐老卒尽数编入其中,试图令京营\"起死回生\"。

此后,神枢营制度几经变更,但大多沿袭嘉靖年间的旧例,只可惜如今的神枢营在经过短暂的\"回光返照\"之后..

\"只剩个空壳喽..\"营地外,身着甲胄的神枢营左掖武臣满桂轻叹了口气,有些落寞的低喃道。

依着嘉靖年间的旧例,他麾下的神枢营左掖应有在册兵丁六千人,可实际上满打满算也不过两千人。

而这,已然算是他\"兢兢业业\"的结果了。

他是宣府人氏,祖籍山东兖州,虽然早在青年时期便投身行伍,更在十余年的戎马生涯中斩获不少功勋,与蒙古鞑子和建奴均是打过不少交道。

但因其性格执拗,不愿阿附上官的缘故,始终未得重用,年近三十,才刚刚当上一名小旗。

不过终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萨尔浒之战\"惨败过后,辽东经略杨镐于狱中向朝廷\"举荐\"低级军将,其中便包括他满桂。

靠着这层关系,他方才由喜峰口参将,调任神枢营左掖武臣,名义上也算是\"天子亲军\"了。

昨日傍晚时分,被营中其余将官所排挤的他接到通知,要求他于今日\"接收\"数千由通州而来的兵勇。

军中好事者在知晓此事之后,皆是嗤笑不已,准备瞧满桂的笑话。

毕竟京营贪腐成风,上至世袭罔替的勋贵老爷,下至平平无奇的\"小旗\",凡是手中有些许权利的,皆是竭尽所能的克扣军饷,中饱私囊。

唯独这身材魁梧的\"满桂\"是个异类,任由上官\"威逼利诱\"却始终恪守其身,说什么也不肯克扣麾下士卒军饷。

但如今,满桂麾下平白多了数千张嘴,倒要瞧瞧他日后该如何自处。

...

...

\"将主,人到了..\"就在满桂忧心忡忡,琢磨着日后该如何解决麾下士卒军饷的时候,便听得亲兵的低语声从耳畔旁响起。

抬头望去,只见得一名身着绯袍的文官,正在几名内侍的簇拥下,朝着自己所在的位置,大步而行。

不敢多想,身着甲胄的满桂赶忙快走两步,主动迎了上去并拱手行礼:\"敢问可是徐光启大人当面。\"

\"卑职神枢营左掖武臣满桂,见过大人。\"

被几名内侍所簇拥的文官自然便是昨日于乾清宫暖阁面圣的徐光启,见眼前武将向自己行礼,倒也没有拿大,赶忙拱手还礼:\"满将军客气了。\"

\"卑职不敢。\"闻声,满桂面上不显,但心中却不免对眼前文官平添了些许好感。

自土木堡之战过后,大明便渐渐如前宋一般,有了\"文贵武轻\"的趋势,更别提自己不过是正五品的武将,地位远不如眼前文官。

\"神枢营左掖武臣?满桂?\"正当满桂打算与眼前文官简单寒暄几句,侧面打听\"兵勇\"的情况的时候,便听得一道略有些狐疑的声音在空地上响起。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在几名内侍身后,赫然走出一位不怒自威的中年人,虽然身着常服,但其沙哑的声音及面白无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