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740章 沐昌祚病重

第740章 沐昌祚病重

\"元辅,怎么回事?\"

及至太阳落山之际,在西山脚下\"军器局\"乘兴而归的大明天子朱由校终是回到了乾清宫暖阁,只是未等他的好心情持续太久,便被满脸惊惶的内阁首辅方从哲给浇灭。/1′1.k′a?n¨s,h!u¨.*c¨o′m~

\"启禀陛下,云南巡抚代为上奏,黔国公沐昌祚日前与云南文武官员议事时突然晕厥,后虽得到了及时的医治,但依旧病入膏肓,气若游丝。\"

迎着朱由校凝重的眼神,已是渐渐消化此等\"噩耗\"的内阁首辅言简意赅的汇报了来自于西南边陲的六百里加急。

虽然按照常理来说,除却作为当朝天子的直系血亲病重或遭遇不测,即便是寻常藩王病入膏肓也没有资格被地方上动用六百里加急,更何况是国公勋贵。

不过黔国公府作为镇守云南两百余年的封疆大吏,终究不同寻常,其重要性和地位也远非普通宗室藩王可比。

可以说,从初代西平侯沐英开始,每一任沐家的当家人,都在云南当地享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而对朝廷忠心耿耿的沐家人,也成为了大明朝廷稳定西南边陲的定海神针。

故此,每一任黔国公病逝以及和继承人之间的权利交接,其背后都藏着诸多暗流涌动。!t.i.a-n¢x+i*b`o¢o/k~.^c¢o′m.

\"黔国公病重了?\"

尽管对沐昌祚的身体状况早有预料,但朱由校的脸色仍是肉眼可见的难看起来,毕竟这位袭爵五十余年的黔国公无论是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是在这个时空,都是大明在西南边陲毫无争议的定海神针。

从隆庆五年袭爵开始,沐昌祚先后多次领兵作战,曾击溃犯上作乱的蛮族土司罗思,也曾击溃野心勃勃的缅甸军队,确保了大明王朝在边界上的强硬态度。

因为常年的领兵作战,沐昌祚也落下了诸多陈年旧疾,并在万历二十三年的时候,便因\"精力不济\",主动辞去身上的黔国公爵位,改由其长子沐叡袭爵。

只可惜虎父犬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沐叡于万历三十七年被剥夺了黔国公的爵位,群龙无首之下,沐昌祚只能拖着病体重新袭爵领兵。

\"回陛下,老国公如今已是八旬高龄,其身体常年抱恙,神宗爷爷曾多次下旨慰问..\"未等首辅做声,司礼监掌印王安便是微微躬身,小心翼翼的禀报道。

靠着朱由校的整饬,曾经名存实亡的锦衣卫和东厂重新焕发了生机,而那些号称无孔不入的缇骑们也自然而然的向中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情报。+秒-章_节`小~说/网. ,更/新`最\快?

\"哎..\"

沉闷的点了点头,朱由校的脸上露出一抹郁闷之色,他也知晓沐昌祚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但万万没有想到会是在此等关键的时刻倒下。

毕竟他和辽镇的女真建奴正处于博弈的关键时刻,假若西南边陲出现异动,无疑会牵扯帝国的精力,继而生出没必要的变故。

\"四川和贵州情况如何?\"

简单的平复了一下心情,朱由校又扭头朝着眼前愁容满面的内阁首辅询问道,云贵川三省彼此间密不可分,稍有些变故便会呈现星星燎原的架势。

\"回陛下,四川那边还算安稳,永宁奢氏的余孽们已被巡抚大人打散,再难形成气候,\"闻言,对此早有准备的方从哲便拱手回禀。

但在提及贵州的时候,脸上则是涌现了一抹迟疑之色:\"只是贵州那边,水西安氏动作频繁,常与朝廷在织金关附近发生摩擦。\"

水西安氏,因其领地疆域在鸭池河以西而得名,其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贵州这地界上的霸主,就连其\"邻居\"水东宋氏也不能比拟。

在两年前的\"永宁奢氏\"叛乱中,因朝廷平乱及时,早有反心的水西宣慰同知安邦彦并未像原本历史上那样直接摇旗呐喊,而是选择了按兵不动,冷眼旁观。

基于水西安氏势力庞大,彼时才刚刚继位不久,正饱受内忧外患所困扰的朱由校也没有选择与水西安氏撕破脸皮,而是在安邦彦\"大义灭亲\",将奢崇明的胞妹奢杜辉处死之后便选择了息事宁人。

如今时隔两年之久,那不甘寂寞寂寞的水西大长老安邦彦莫不是早就知晓了黔国公沐昌祚时日无多,这才重新跳脱起来?

毕竟西南土司林立,只是畏惧于朝廷的威势方才短暂臣服,从未心甘情愿的归降过;至于那云南的土司们更是各个都暗藏鬼胎,打心眼里渴望像国朝初年还隶属于朝廷,后割据自立的\"缅甸宣慰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