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到后面的种植园和活动区,就更是没影的事。
而除此以外。避难所内恶劣的空气质量,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苏武自己活动的避难所区域。因为有最早使用生存点升级过的空气循环系统。质量始终保持在堪比末世前最顶级的自然景区的水准。但核心区以外的地方。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仅仅依靠苏武费了两位数生存点打造出来的空气循环系统,可没有办法供应4000万人的所需。只能先安装一些从其他附属避难所里拆下来的相关设备。进行替代。这些从设计之初,就没考虑过会用在一座超级避难所里的通风设备。实际效果如何,可想而知。整个避难所中,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都因此或多或少地感觉到胸闷难受。只不过,在连安全和温饱都不太容易保证的情况下。这种并不致命的问题,没有被人太过关注。至于高高在上,又和底层隔离了太久的苏武。要不是因为偶尔出去探亲的柳茜茜,向他随口提过几句。他同样也不会注意到这方面的事情。“低劣的空气质量。”“更容易滋生病菌,影响人类的精神状态。”“不利于长久发展。”“现在,到了重新设计一套空气循环系统的时候了。”“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投入一定的生存点,为其补齐缺陷。”晋升为超级避难所后。每天超过10点生存点的固定收入。让苏武有了些许底气,把它们应用在这些没有涉及到战斗和安全,看似没什么明确回报的民生项目上。而除了空气以外。向来与其密不可分的水,也自然同样被纳入了需要改善的范围。直径高达7公里的超大型避难所。每天仅最基础的饮用水,都需要消耗7万吨左右。如果再算上洗漱,卫生等等日常生活所需,最低起码要消耗百万吨以上。就这,还是进行严格管制后的结果。如果像末世前那样放开了让人使用,消耗最起码还得再增加个七八倍。 如此巨量的用水需求。让避难所内的水循环系统,一直处在极限的负载状态。并且水储量也严重不足。很多时候,前一天才刚刚冲进下水道的污水,第二天就得变成生活用水,重新输送到千万人面前。这个过程中。但凡有一环出现意外,稍微延迟几个小时。都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需要增加更多的储水设备。”“不能全部依靠净化装置。”目前的农家小院避难所。采用的是在地下7层的超级仓库里,建造一座30万吨储量的水库。前边6层,每一层建造一座10万吨的净化水厂的模式。为整座避难所4000万居民供水。按照苏武的思路。接下来,在具体到每一层的居民区之中。还会按照每5万人一片的居民区,再建设一座水塔的方式。增加近千座储量在1000吨左右的水塔。然后,在正在扩建的地下第8层,继续新增一座800万吨级的超大型水库。以降低每个环节水循环的速度。避免出现意外。只不过,这样一来。就得再想办法外出寻找水源了。单单依靠地下水,可填不满那些新增的水塔和水库。“水源好找。”“地面上的积雪,还有不远处宽江支流河道上,已经彻底冻结的河水都可以利用。”“不过,根据检测。”“它们大多数都带有轻微的辐射和毒性。”“需要进行深度的净化才行。”这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净化辐射,可没有单纯的过滤那么容易。但目前除了从这个途径获取水以外,去外地运水也并不是一个好选择。不止是苏武宝贵的运力,还需要用于运输人口和物资。另一方面,外地也未必有足够干净的野外水源。根据苏武在江河市以外的那些附属避难所里的检测结果。目前超过半数以上的避难所,周边的地下水之中。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污染。并不比地面的积雪干净多少。“外界留给人类的生存资源,真是越来越少了。”苏武忍不住有些叹息。稍作思索。他最后还是决定,就地收集冰雪作为水源。至于初步的净化装置。他打算在避难所的上方,也就是地表上,找一个地方安放。“说到地表。”“等腾出人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