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夜访客的话语落下,王秀芝的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她目光复杂地打量着眼前的陌生人,心中既有警惕也有一丝莫名的期待。她轻轻点头,示意对方可以进入草庵。
来人是一位中年男子,衣衫虽破,但眼神中透露出不凡的气质。他自称是云游四海的学者,名为玄游子,因听闻鬼谷子之名,特来拜访,欲观其才情,并愿指点一二。王秀芝听后,心中虽有疑虑,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是鬼谷子成长道路上难得的机遇,便欣然应允。
夜深人静,草庵内烛火摇曳,玄游子与王秀芝围坐一旁,而鬼谷子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玄游子首先询问了鬼谷子的日常学习情况,王秀芝一一作答,言语中满是对儿子的骄傲与期望。鬼谷子也毫不怯场,面对玄游子的提问,他对答如流,从天文地理到诗词歌赋,无一不通,无一不晓,其聪明才智令在场之人无不惊叹。
玄游子听后,抚掌大笑:“好一个鬼谷子,果然名不虚传!然则,天才亦需后天雕琢,方成大器。我观你虽才智过人,但心性未定,需得严加管教,方能不负此天赋。”
王秀芝闻言,心中一动。她深知自己虽疼爱儿子,但在教育上却难免有溺爱之嫌。如今得遇高人指点,自是要虚心求教。于是,她郑重地向玄游子行礼,恳请其能收鬼谷子为徒,传授其学问与品德。
玄游子见状,略作沉吟后,点头应允。但他也提出条件,鬼谷子需得接受更为严格的教育与训练,不仅要精通学术,更要修身养性,以慈悲为怀,方能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种种挑战。
深夜,那神秘的访客离去后,王秀芝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她看着身旁熟睡的鬼谷子,心中思绪万千。这个孩子,自出生起便被传是天宫玄微子转世,如今又得高人指点,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呢?
王秀芝回忆起鬼谷子的成长历程,心中满是感慨。从鬼谷子幼年时展现出的非凡天资,到如今面对玄游子的提问对答如流,她深知自己的儿子绝非池中之物。然而,她也明白,天才往往需要更加严格的教育和磨练,才能真正成为栋梁之材。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鬼谷子在王秀芝和玄游子的教导下,日益成长。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时,王秀芝便会唤醒鬼谷子,一同学习诗书礼仪。鬼谷子虽有时会感到困倦,但看到母亲那坚定的眼神,便会立刻振作起来。他们在简陋的草庵中,诵读着古老的经典,感受着先人的智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鬼谷子清脆的声音在草庵中回荡,王秀芝则在一旁耐心地讲解着每一句话的含义。她希望通过这些经典的教导,让鬼谷子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他的品德修养。
白天,鬼谷子在玄游子的指导下,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玄游子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他不仅精通天文地理、诗词歌赋,还对兵法谋略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教导鬼谷子要学会观察自然,从天地万物中汲取智慧;要善于思考,对每一个问题都要深入探究;要懂得变通,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策略。
“鬼谷子,你看这天空中的云朵,它们形态各异,变化无常。这就如同世间之事,充满了变数。我们要学会像云朵一样,灵活应变,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立足。”玄游子指着天空中的云朵,对鬼谷子说道。
鬼谷子抬起头,望着那变幻莫测的云朵,心中若有所思。他开始明白,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晚上,王秀芝则会带着鬼谷子练习武艺兵法。他们在村外的空地上,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演练着各种战术。王秀芝虽然是一位女子,但她也曾跟随父亲学习过一些武艺,如今为了儿子的成长,她毫不犹豫地将这些本领传授给了鬼谷子。
“谷子,武艺不仅是为了防身,更是为了保护他人。你要记住,力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王秀芝一边示范着招式,一边对鬼谷子说道。
鬼谷子认真地听着母亲的教导,努力地练习着每一个动作。他知道,自己不仅要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还要有足够的实力来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次意外的事件,打破了这份宁静。一日傍晚,鬼谷子在村外练习武艺时,不慎误伤了同村的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名叫小虎,是村里一个普通农户的儿子。鬼谷子本是在练习剑法,一时失手,剑刃划过小虎的手臂,顿时鲜血直流。
鬼谷子惊慌失措,连忙放下手中的剑,跑过去查看小虎的伤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