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639章 第一战区做帝国的掘墓人

第639章 第一战区做帝国的掘墓人

这样第一战区的步兵装备就完美了,狙击步枪+自动步枪+冲锋枪的组合。

狙击步枪以半自动步枪为主,全威力弹,战场发挥稳定且优越。

自动步枪不用多提,冲锋枪则全面仿造波波沙,替换原有的司登冲锋枪。

成批的枪械涌出生产线,随后按照标准装箱,运输到港口。

整个过程赏心悦目。

视察完成后,庄晓曼统计了工厂的产能,与刘嘎豆碰了一次面。

这两人有过一次谈心后,关系近了不少,就事论事而言,没有太多对着干的劲头了。

刘嘎豆看到数据感叹了一下:

“枪械的生产线转移过来了一大批,不知道坦克的生产线能不能顺利搬迁过来,轻型坦克的消耗较大,需求也较大。”

“若是坦克、火炮、枪械全在南洋生产,第一战区也能借着产能装备部队。”

目前军工的枪械产能拉满,每个月可以装备15个师,完成差不多20万人的换装任务。

即便如此,也需要20个月的时间,才能让400万军队全部完成换装。

任何事情,只要人口数量提上来,就不算一个简单事情了。

第一战区不仅要自用,还要同时对外供应,所有工厂全力运转,俨然成了一处最大的军火供应地。

如果从最高视角来看,能看到大批的原材料从四面八方涌入过来,涌入工厂内部,再生产成各种物资运输出去。

这些物资的流动轨迹是战场前线。

有炮弹,有油料,有药品,有武器,物资的涌入让战场进行的更为激烈,让炮火更加的持续。

变相的增加了人员的伤亡,俨然成了帝国的掘墓人。

如果激烈的战事再持续一段时间,估计阵亡的士兵更多,帝国折损的实力更大,则更有利于张宪第一战区。

帝国打来打去,第一战区吃的饱饱。

看张宪这几个月的日子多滋润,有事儿秘书干,没事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