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 > 第623章 烟火与潮流共燃:特色街书写个体经济新篇章

第623章 烟火与潮流共燃:特色街书写个体经济新篇章

摆了三年摊,最多时一个月才挣两百块,今天一天就顶过去半年!”隔壁卖云吞面的夫妻更忙得脚不沾地,丈夫颠勺煮面,妻子捏着云吞皮飞快包馅,竹筐里的鲜虾眨眼就见了底,要不是凌晨提前三天就让各家备足十倍材料,怕是不到晌午就得挂出“售罄”的木牌。

有位穿中山装的干部模样的人踱进街里,被飘来的姜撞奶香气勾住脚步。他坐在塑料凳上,看着端上桌的双皮奶泛着奶皮,忍不住跟老板闲聊:“你们这生意,比国营饭店还旺。”老板擦着桌子笑:“托特色街的福,凌晨先生早早就跟我们说,材料要备够,服务要做足,准保能火——这不是,连郊区的人都骑自行车赶来尝鲜呢!”话音未落,又有人举着钞票喊:“来两笼虾饺!多放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暮色降临时,美食街的炊烟渐渐淡了,各家店前堆起的空碗空碟比小山还高。李婶数着沉甸甸的钱袋,突然想起凌晨前几天蹲在她摊位前,一笔一划记食材清单的模样——那时她还嘀咕“哪用得着备这么多”,如今才懂这份“先知先觉”里,藏着多少对街坊口味的琢磨,对红火日子的笃定。

舞台边的折叠椅上,凌晨正低头给搪瓷杯续水,水汽漫过他的眉眼时,忽然被一阵笑声打断。抬头就撞见何静茹举着太空褛的销售报表朝他晃,珍珠耳坠随着动作划出轻快的弧线:“你看这数字,比咱们预估的翻了一倍还多!”

省团委的刘奕刚把最后一页统计数据塞进帆布包,闻言也凑过来,军绿色裤腿沾着的草屑还没拍掉:“知青创业摊位的流水账我核了三遍,光艇仔粥摊就卖了两百多碗——凌晨,你当初力排众议要把美食街和服装店放一起,这步棋走得太妙。”

凌晨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指腹擦过眉骨时,眼底的光愈发清亮。他没接话,只是望着渐暗的街道——卖鱼蛋的阿伯正哼着小曲收摊,穿太空褛的年轻人三三两两走过,手里还拎着没吃完的马蹄糕。何静茹忽然笑出声:“你看咱们仨,现在这模样,倒像是考试拿了满分的学生。”

刘奕低头瞅了瞅自己被汗水浸皱的衬衫,又看了看何静茹高跟鞋上沾的灰尘,最后落在凌晨中山装袖口磨出的毛边,忍不住跟着笑:“这‘满分’,是街坊们给的。”三人相视一笑,没再多说,可眼里的光撞在一起,比舞台上的聚光灯还要亮——那是把设想变成现实的踏实,是看着日子往红火里走的热望。

喜欢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