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落在地。
就这样,分身们一路顺便清除着沿途的活体目标,最终抵达了王朝最上层核心区域的宫殿。那是王朝最后的建筑,高柱残垣矗立,门楣上的浮雕已经崩塌大半,地面布满斑斑锈迹与血渍烧痕。殿堂的石柱上刻满血咒与扭曲的图纹,穹顶塌落,碎石散落一地,地面石板错位塌陷。殿堂中央,一具巨大的球状结构静静伫立。那正是米凯拉的神人坠眠之茧。它被安放在两条弯曲的石质支架上,仿佛王座般将其高高托举。茧体表面呈暗红褐色,粗糙而厚重,如同由血肉与岩石混合凝结而成,布满纵横交错的纤维纹理,隐约可见脉管状结构在其中缓慢搏动。整个茧体已出现破损,其中央裂开了一道深口,一只干瘦的手臂从中垂落,皮肤漆黑,纹理枯裂,末端指节已呈现轻微扭曲。茧身裂口周围被大量白色丝状物缠绕,那些丝线从茧体蔓延至座椅、地面乃至周围的石柱上,像蛛丝,也像封印,令整具茧体看起来既像被保存,又像被囚禁。一缕缕鲜血顺着干瘦的手臂滴落,在神人坠眠之茧的前方形成了一大滩血泊。这就是通往幽影之地的入口,也是鲜血君王·蒙格在boss战开始时的初始位置。作为boss的蒙格,按理说应该在分身们踏入宫殿时,就从正殿中央的那具神人坠眠之茧前的血泊中浮出来。这是电子图鉴中,关于蒙格的boss战的开场画面。但是,分身们并没有在现实中看到图鉴中所记录的画面。难道说,蒙格已经死了吗?可是现场并没有什么战斗的痕迹啊!还是说,他其实已经察觉了分身们的到来,提前跑路了?为了搞清蒙格去了哪儿,分身们分散开来,像是一个个侦探一样,寻找着蒙格的踪迹。 它们无须言语,所有的动作都是基于相同的共识和行为逻辑之下的默契流程,配合度拉满。当留在boss房中的16号绕过一尊倒塌的石像后,在一堆焦黑破碎的残片中停下了脚步。俯身,从血迹与灰烬中捡起一枚形状不规则的金属残片。残片表面布满烧蚀痕迹,但其核心铭纹仍可解析,经过仔细比对后,16号发现——这是一个名为“蒙格的囚具·改iii型”的一次性道具使用后的残留。(蒙格的囚具·改iii的信息介绍369章有,这里就不细说了。其唯一的功能就是压制蒙格长达7.5秒的时间,使用后可以宛若跳楼般地降低boss战的难度。)随后,16号通过电磁波通信频,以长波和短波分别代表二进制的1与0,用二进制语言将自己刚才的发现传递给其余的分身。在收到16号的电磁波信息后,其余正在蒙格温王朝各处寻找着蒙格踪迹的分身们,立刻停下了动作。纷纷扰扰,连续不断的电磁波信号在分身之间被压缩、编码、广播、接收,再编码、再广播。就这样,在经过一番高效的交流后,分身们于0.02秒内达成了共识——它们现在几乎可以确定,蒙格已经死了。而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分身14号走到神人坠眠之茧前的血泊上。然后,血泊开始震荡,空间随之塌陷。星光、雾气、深红的光辉如漩涡般旋转,形成通往异世的通道。14号在无声中被传送离开了蒙格温王朝,血泊随后恢复了平静。据此,余下的分身们可以完全确认,蒙格的确已经死了。因为在衍生世界·艾尔登法环中,从交界地通往幽影之地的通道开启的前置条件,就是击杀蒙格!分身14号刚才就是在尝试着通过神人坠眠之茧前方的血泊,离开交界地,前往幽影之地。而结果显示,14号成功了。那么,蒙格又为什么会死得那么快呢?虽然对于慕北来说,本次世界进度再过个把小时就要结束了;但实际上,本次世界进度才刚过没几个小时。别的四阶契约者竟然也可以拥有如此高的效率吗?!对于衍生世界来说,准备充足的专业攻略团队的确可以。就以蒙格的死为例吧。杀死蒙格的前提条件,是前往蒙格温王朝,找到蒙格。而在游戏·艾尔登法环中,玩家前往蒙格温王朝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完成白面具·梵雷的支线,支线进行到最后,梵雷会给予玩家一个名为“纯血骑士勋章”,且无使用次数限制的道具。获得该道具后,玩家就可以凭此道具随意进出蒙格温王朝了。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位于化身雪原的一个传送门,直达蒙格温王朝。而在衍生世界,前往蒙格温王朝的方法除了上述两种之外,还有很多。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