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1672章 无畏擒龙(77)

第1672章 无畏擒龙(77)

事里,在每一次弯腰捡起垃圾、每一次浇水给花草、每一次对陌生人微笑里。

胖子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的山脊:“看!那是不是咱第一次来的时候,躲雨的那块大石头?”

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夕阳正落在那块石头上,把它染成金色,石头旁边的小树苗,己经长得比人高了。杨雪莉笑着说:“是啊,时间过得真快。”

王瞎子往烟斗里塞着烟丝,烟雾在夕阳里散开:“快啥?路还长着呢。明年开春,咱得把这山路修修,别让来采药的人摔着;夏天呢,给灰喜鹊搭个窝;秋天摘了山果,分点给邻村的孩子……”

我们的笑声在雪地里回荡,惊起几只晚归的麻雀。龙脉玺在我掌心轻轻跳动,像是在说:是啊,路还长着呢,但这一次,我们不再是冒险的过客,是守山的归人。

故事还在继续,只是换了种方式——不在遥远的古城,在熟悉的山林;不在惊险的探险,在平淡的日子;不在神秘的宝藏,在温暖的人心。而那些走过的路,遇见的人,终将像这七星砬子的雪,落在土里,滋养出春天的花。

开春后的七星砬子,像是被泼了桶绿颜料。我们扛着锄头往山路走,冻土刚化的黑土泛着潮气,混着松针的清香,胖爷我抡起锄头往下砸,“咔”的一声磕到个硬东西,扒开土一看,竟是块巴掌大的青铜片,上面的狼首纹路在晨光里闪着光——跟龙脉玺上的图案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是‘镇山符’。”王瞎子蹲下身,用手捻起青铜片上的土,“老辈人说七星砬子的山根下,埋着圈青铜带,能稳住山里的地气。看来去年金符归位,把这东西给震出来了。”他摸了摸怀里的探龙针,针尖正微微颤动,指向山路深处,“前面还有,不止一块。”

杨雪莉把青铜片放进标本盒,盒里己经装着不少宝贝:从沉月城带回来的珊瑚砂、越女城的水藻干、星脉城的冰晶碎……她最近在村口办了个“龙脉博物馆”,就用老李头闲置的旧仓库改的,墙上贴满我们拍的照片,玻璃柜里摆着这些标本,每天都有村里的孩子扒着窗户看。/咸·鱼¨看¢书^旺` *嶵!鑫^章_洁?更^新^筷*

“得把这些青铜片拼起来。”她掏出笔记本,上面画着七星砬子的山形图,“县志上说山里有座‘镇岳庙’,是搬山道人当年修的,文革时被拆了,说不定青铜带就围着庙基埋的。”

我们顺着探龙针的指引往山路深处走,路边的映山红开得正艳,胖爷我刚摘了朵别在帽檐上,就听见林子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王瞎子突然按住我的肩膀,探龙针在他手心蹦得厉害:“是活物,不少呢,往这边来了。”

林子里钻出群半大的孩子,领头的是村东头的狗剩,手里举着个铁皮喇叭,喇叭上还贴着张画歪了的狼首金符。“胡大爷!杨阿姨!王爷爷!”狗剩扯着嗓子喊,“我们在帮博物馆找宝贝!二柱子在老槐树下挖着块带箭头的石头,是不是三箭盟的?”

胖爷我接过石头一看,乐了:“这叫石镞,比三箭盟早八百年呢!算你们厉害,回头给你们发朵小红花。”孩子们呼啦一下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发现了“会发光的草”“带花纹的蛋”,杨雪莉掏出小本子挨个记,铅笔尖在纸上沙沙响,阳光透过树叶照在她头发上,泛着金闪闪的光。

走到老槐树下,二柱子挖出来的石镞果然不一般,箭头的凹槽里还嵌着点红土,跟西夏迷城的红壤一个色。王瞎子用探龙针往土里探了探,针尖猛地往下扎:“下面有大家伙,是石头的,方方正正的。”

我们跟着孩子们一起挖,挖着挖着就露出块青石板,板上的纹路跟周陵的“洛书阵”对上了。杨雪莉突然“呀”了一声,指着石板边缘的刻痕:“是‘镇岳庙’的奠基石!你看这行小字——‘搬山道人守,三箭盟护,万脉归宗’。”

我掏出龙脉玺往石板上一按,“咔嚓”一声,青石板缓缓移开,露出下面的通道,通道口的石壁上画着幅壁画:搬山道人与三箭盟的人一起扛着青铜带往山里走,身后跟着群戴狼首面具的人,手里捧着的东西,正是我们现在挖出来的青铜片。

“原来镇岳庙不是拆了。”杨雪莉摸着壁画,“是故意埋进了土里,跟周陵的套棺一个道理,最安全的守护就是让它看起来像普通的石头。”

通道里比想象的干爽,岩壁上的灯台里还留着点灯油,点着后冒出的烟带着股檀香,跟昆仑佛窟的味儿一模一样。走了没半袋烟的功夫,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个不大的石室,正中央的石台上摆着个青铜匣子,匣子里铺着红布,放着卷泛黄的布帛,上面的字是西夏文混着简体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