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1673章 无畏擒龙(78)

第1673章 无畏擒龙(78)

一吹,槐树叶“沙沙”响,像所有守护者的笑声,在七星砬子的上空,久久不散。

路还长着呢,但我们知道,无论哪个节点出了事,喊一声,总会有人带着龙涎水、莲子粉、珊瑚砂,踩着喜鹊铺的路,笑着走来,像走亲戚似的,进门就喊:“俺们来了!”

芒种那天,七星砬子的玉米地冒出半截青铜剑,剑身在晨露里泛着蓝光。我刚用锄头把剑刨出来,就见剑身映出片奇怪的影像:撒哈拉的日轮城正在下沉,流沙像瀑布似的往城里灌,城中心的金乌柱歪得快折了,柱顶上的日光晶发出求救似的红光。

“是‘地陷’!”杨雪莉用毛巾擦去剑上的泥,认出这是日轮城祭司的佩剑,去年分脉时送给博物馆当展品的,“日轮城的地脉沙层松动了!分脉后各节点能量流动加快,撒哈拉的地热太旺,把沙层烤得跟酥饼似的,金乌柱一歪,整座城就往下陷。”

胖子扛着剑往村外跑,剑穗上的金沙撒了一路:“胖爷我去顶!找几块冰岛的硫磺晶,那玩意儿能吸热,去年补磁石阵时试过。”他刚跑到老槐树下,突然发现青铜剑在发烫,剑身上的日轮纹路正往一个方向转,“是往日轮城指呢!剑在带路!”

王瞎子往剑身上摸了摸,探龙针在他掌心转得像个陀螺:“不是普通的地陷,是地脉在‘翻身’。撒哈拉的地脉跟南极的冰盖是反着转的,分脉后南极的地脉草长得太旺,把撒哈拉的地脉能量吸过去了一半,才撑不住日轮城。”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南极的地脉草种子,“得用这草籽混上龙涎水,调成‘固沙浆’,才能把沙层粘住。”

我们跟着青铜剑往撒哈拉赶,路上的沙丘都在往后退,像是在给我们让路。杨雪莉说这是“剑引沙”,日轮城的祭司在剑上刻了“避沙符”,“你看剑穗上的金沙,每粒都在发光,是三箭盟的人用日光晶烤过的,能让流沙听话”。

快到日轮城时,远远看见金乌柱歪在沙里,柱顶的日光晶忽明忽暗,像颗快熄灭的灯笼。古埃及的祭司们围着柱子,往沙里插着刻满符号的木牌,可沙层还是往下陷,木牌插进去没多久就不见了。

“是‘流沙眼’!”祭司的首领指着金乌柱旁边的漩涡,“地脉翻身时撑出的洞,比沉月城的黑洞还厉害,能吞沙子,也能吞石头。”他从怀里掏出块石板,上面的象形文字记载着三箭盟初代盟主的话:“固沙需用七星火,融冰化草粘流沙。”

“七星火是啥?”胖子往漩涡里扔了块硫磺晶,果然冒出白烟,沙层陷得慢了些,“难道是七星砬子的烧刀子?那玩意儿够烈。”

杨雪莉突然指着青铜剑的剑柄:“你看这凹槽,正好能插进龙脉玺!日轮城的地脉能量是阳性的,得用龙脉玺的地脉根来中和,就像夏天喝凉茶降火。”她把玉玺往剑柄里一插,“咔嚓”一声,青铜剑突然射出红光,把周围的流沙都定住了,漩涡里的沙子竟开始往上翻。

“快浇固沙浆!”我喊着号子,大伙赶紧把南极的地脉草籽撒进漩涡,王瞎子往里面泼龙涎水,胖子则把硫磺晶敲碎了撒进去。神奇的是,草籽一碰到龙涎水就发了芽,根须像网似的把流沙缠住,硫磺晶的碎光在根须上转,把沙子烤得结结实实,没一会儿,漩涡就被新长出的地脉草填满了。

金乌柱不再下陷时,我们发现柱底的沙层里嵌着无数件古物:三箭盟的青铜箭、古埃及的陶罐、西夏的磁石片……像是各龙脉节点的“见面礼”,都顺着地脉流到了日轮城。古埃及的祭司说这是“地脉汇”,分脉后各节点的东西能顺着地脉流动,“就像朋友互相送礼物,以前路不通,现在能送到家门口了”。

正说着,远处的沙丘上突然冒出群人影:金狼王陵的牧羊人骑着骆驼,骆驼背上驮着镇煞俑碎片;越女城的鱼妇挎着竹篮,篮子里装着晒干的莲子;沉月城的鲛王坐在海龟上,海龟的背甲上堆着珊瑚砂……竟是所有龙脉节点的守护者,都踩着流沙赶来了。

“二舅爷十五年前就留了话。”鲛王从珊瑚砂里掏出封信,信纸是用海带做的,“他说撒哈拉的地脉每百年翻一次身,翻的时候得各节点的人搭把手,就像盖房子,得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在日轮城的废墟上摆了长桌宴,吃的喝的全是各节点顺着地脉流来的东西:七星砬子的烧刀子、南极的冰碴子、复活节岛的烤鱼、冰岛的硫磺晶酒……胖子和古埃及的祭司比赛喝烈酒,结果醉得抱着金乌柱喊“柱子哥”,惹得大伙笑个不停。

夜里,我躺在沙地上看星星,发现撒哈拉的星星和七星砬子的星星连成了线,线的交点正是我们走过的所有地方。王瞎子说这是“地脉星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