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宁终于露出笑容,小声说:“好……”
蓝忘机默默站在一旁,看着魏无羡和温宁拉钩约定,袖中的手悄悄握成小拳头。¨微?趣-小?税, `哽·薪,醉\全*
这时,温情突然走到崔雪回面前,深深一拜:“多谢仙子提携之恩,温情永世不忘。”
崔雪回扶起她,温声道:“好好修行,照顾好弟弟。将来修真界,还要靠你们这样的年轻人。”
当天午后,温若寒拉着崔雪回几人挨个比试了一番,直到心满意足了,才放过他们。
第二天一早,温若寒就带着新收的弟子先行离去。崔雪回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这对重情重义的姐弟,这次定会走出不一样的人生。?y^o?u!s,h/u/l\o^u`./c~o\m/
三大三小,一行六人,简单收拾了一番,也辞别了温若安,打算南下继续游历。
--------------
时光飞逝,转眼又过了大半年。
魏无羡八岁多了,蓝忘机九岁,蓝曦臣十一岁,三个孩子都长高了不少,眉眼间也渐渐显露出世家子弟的气度和风范。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个个都神采飞扬,充满了朝气。
这段时日,六人一路除祟,时常露宿野外,蓝启仁和蓝曦臣共用一个帐篷,就是魏无羡炼制的那种。¨墈~书`君* !埂/芯¢嶵_快.没有了锦衣玉食,却也颇具野趣,两人对魏无羡的各种奇思妙想大为震惊,很快便适应了这样随性而为的日子。
沿途中,他们见识了不少人间冷暖,也做了不少行侠仗义的事。亲眼见过朱门酒肉臭,也见过路有冻死骨,见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见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之徒……
蓝启仁渐渐认识到,自己先前企图以家规约束一个人的心性,是件多么离谱的事。这世间,最难琢磨的就是人心,最善变的也莫过于人心,又岂是靠几条规矩就能管得住的?
他们六人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许多人都知道,有两个仙子和一个仙君带着三个小仙童,专管天下不平事。
蓝启仁之所以被称为仙君,是因为被崔雪回捉弄了好几次后,终于下了狠心剃掉了胡子。他天生一张娃娃脸,虽年近而立,却依旧如青春少年般清俊无双,眉眼间透着一股书生意气,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之风。
蓝启仁在岳阳城除了一只为祸多年的蛇妖后,当地百姓为了表达谢意,特意请来城中最有名的书法大家,题了一块匾额,上书“清壑君”。
白发苍苍的老城主解释道:“清者,明心见性,品行高洁。壑者,虚怀若谷,包容万物。这个名号再合适不过了。”
老城主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周围百姓们热切地注视着他,眼神中满是敬意和感激。
蓝启仁接过那块沉甸甸的匾额,指尖轻轻抚过上面苍劲有力的字迹,心头微微一颤,眼角竟有些泛湿。
这样的敬重,与姑苏蓝氏二公子的身份带来的恭维截然不同。
从前在仙门之中,众人对他礼遇有加,不过是因他是蓝氏嫡系,是现任家主的亲兄弟,是未来家主的亲叔父。那些客套与奉承,表面恭敬,背地里却未必真心。
可眼前这些寻常百姓,他们眼中的感激与崇敬,却是实实在在的——只因他顺手除了一只低阶小妖,只因他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崔雪回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他,故意打趣道:“怎么,清壑君感动得说不出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