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 第487章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非遗—玉石雕刻技艺、花馍

第487章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非遗—玉石雕刻技艺、花馍

兔置于中央,表达“月圆人团圆”的祈愿。

? 人生礼仪:

婴儿满月时,外婆需送“锁子馍”,用红线缠绕面锁,寓意“锁住健康”;老人寿宴上,寿星需亲手切开“寿桃馍”,分食给晚辈,象征“福寿绵长”。

? 产业创新:

2024年,灵寿县成立“花馍工坊”,推出“二十四节气花馍”礼盒:惊蛰节气配“春燕衔泥”馍,冬至节气配“九九消寒图”馍。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带动300余名农村妇女就业,单日最高销售额突破10万元。

三、双璧共生:非遗活化的灵寿模式

这两项非遗正形成“刚柔并济”的协同效应:

? 文旅融合:

在灵寿松滹湾文化广场,游客可体验“玉雕+花馍”一日研学:上午用边角料玉石雕刻迷你花馍挂件,下午学习制作传统花馍,作品可装入定制枣木礼盒带回。

? 数字赋能:

开发“非遗元宇宙”平台,用户通过vr设备观看玉雕师雕刻过程,或用ai生成个性化花馍设计图。2025年春节期间,平台推出“数字花馍”nft,单件拍卖价最高达2万元。

? 社会治理:

灵寿县将花馍制作纳入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学生需完成“为家人制作感恩花馍”作业;玉雕技艺则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的手工疗愈项目,复犯率下降35%。

当玉石的冷峻遇见花馍的温热,当匠人的专注碰撞民间的巧思,这两项非遗正以创新姿态证明:传统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永动的文明引擎。它们不仅是灵寿人的文化基因,更是中华文明的记忆载体,在当代以鲜活形态续写着“石与面的传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