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豆腐匠人需掌握“看花点卤”的绝技,手工布鞋艺人需精通“千层底纳制”的功夫,二者皆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
? 社群凝聚:在古月镇,豆腐作坊是邻里协作的场所;在北庄村,布鞋制作是妇女围坐的社交活动,两项技艺均是维系社区认同的文化符号。
在平山县“非遗+乡村振兴”战略下,这两项非遗正焕发新生:
? 文旅融合:打造“古月豆腐文化体验馆”与“北庄布鞋工坊”,游客可参与豆腐制作、布鞋纳制,2024年接待研学团队超200批次;
? 品牌联动:推出“平山手作”礼盒,内含古月豆腐、布鞋、粗布家纺等产品,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 国际传播:2024年,古月豆腐与手工布鞋亮相“一带一路”非遗展,外国友人惊叹于豆腐的“东方奶酪”质感与布鞋的“足尖艺术”,两项非遗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结语:非遗里的生活美学
当古月豆腐的豆香在太行山间飘散,当手工布鞋的针脚在炕头跳跃,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的精妙,更是一个民族对生活的虔诚。从豆腐作坊的蒸汽氤氲到布鞋工坊的穿针引线,平山人用双手诠释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东方智慧。这两项非遗技艺,如同两本无字的书,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晨昏四季,也书写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