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加了,官员俸禄的支出同样也是增加了。~比!奇′中^文+网` ?更!新,最*全¢
“官员俸禄支出,粮3.238亿石。”
今年的官员俸禄支出比去年的的2.436石增加了近一亿石。
之所以一下子增加了如此之多,那是因为朝廷新增了大量的基层官员,特别是教育部的成立,大量需要吃公家饭的公职先生,都是需要国家财政来养活的。
“军队总数312万余,军饷及伙食补贴,共支出粮约2亿石。”
“赈灾等其余各项支出,粮2318万石。”
今年单纯的朝廷支出就是这些了。
当然还有水利官道整修以及铁路建设等支出,不过那些支出走的都是以前的士绅阶层的补交田赋罚款,以及陈平安皇家内库的一些投资。
田赋加商税收入,再去掉支出,今年的国库盈余全部换算成白银的话,就是约白银1.22亿两。
这么一大笔的盈余,朝廷诸公们看着都眼馋。
朝廷啥时候这么富有过了,没有,根本就没有,前朝大明就算鼎盛时期,国库也从来没有如此富足过。
这还是龙国的官吏月俸水平,比前朝大幅提高了无数倍的情况下。/l!u~o-l¢a+x!s_..c¨o^m/
朝廷的富有,也是一下子让朝堂诸公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真的不是没有钱,国家以前的钱,都是让一些蛀虫给掏空了啊!
当然了,一个国家,财富总量也是会变化的,龙国如今之所以一下子能有这么富,跟陈平安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重新修整官道,大力发展商业有关。
一个国家的财富可以分为固定财富总量和流动财富总量两个方面。
全国农田的水利完备了,收成就好了,固定财富总量自然也就增加了。
陈平安治国以来的各种鼓励政策,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要花巨量财富投入的,这些钱,最终是要进入每一个劳动者的口袋中去的,劳动者们手中的钱多了,自然也就需要消费,也是一下子让整个国家可以流动的财富总量增加了。
农业和商业的繁荣,再加上陈平安对农商税务机制的改革,自然而然朝廷手里的钱也就多了。
当然,朝廷手里的钱多了,士绅阶层手里的钱也就少了,整个龙国,如今在市面上流通的很大一部分财富,其实都是从士绅阶层们手中扣出来的。\s.h′u?q·u?n′d_n¢s..^c,o·m-
对于士绅阶层来说,他们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不过,士绅阶层也没什么办法,皇帝天天用龙国日报来引导全国舆论,搞的士绅阶层的名声都臭了。
以前百姓们日子为什么过的苦?
还不是士绅阶层不交赋税,隐匿田产?
现如今神武大帝锐意革新,一扫前朝士绅阶层免除赋税的弊病,老百姓的生活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看的见的生活变化,再加上龙国日报的不断引导,如今的士绅阶层,在普通百姓群体中,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多少舆论导向力。
只允许皇家办报纸,其他任何个人,任何机构想要办报纸,那都是属于引导舆论罪,是要诛九族的。
报纸作为皇家的最基本权力,直接就被写进了《龙国宪法》中。
没有其他同类型的舆论引导工具在,可以说,在舆论导向这一块上,皇室以后就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老百姓们不受士绅阶层的忽悠了,士绅阶层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老老实实按照皇帝的规矩来行事了。
再想偷税漏税,还是算了吧,新的税法,对于偷税漏税行为可是零容忍的,一经发现,基本上就能罚你个倾家荡产。
当然,朝廷有钱了,朝堂诸公也只能眼馋,没办法,如今户部根本就没有了财政大权。
如今龙国的财政大权,被皇帝新成立的三个部门所取代,这三个部门分别是监粮部,商税部和矿税部。
监粮部负责掌管粮税,商税部负责掌管商税,矿税部负责掌管矿税,这三个部门都是皇帝用自己的人手新成立的,只对皇帝负责。
收到的各种赋税,也都掌握在皇帝手中,朝廷诸公根本插不上手。
需要用钱的话,还得给皇帝打报告,只有皇帝批复同意了,才会有钱划进户部,然后再由户部进行调度使用。
可以说,如今的户部早已被皇帝架空,只剩下了调度权。
当然,朝廷有钱了,陈平安也不会把钱放在国库里发霉,陈平安先是直接从国库盈余中毫不吝啬的给军政体系各级官吏士卒们,每人都多发了一个月的月俸,当做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