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一世,但却是最自由的一世。”
“我曾站在高山之巅,看雄鹰翱翔于蓝天,听长风呼啸在耳边。我曾驰骋在沙场上,看血肉飞溅,世间惨状。也曾于飞剑下救过流落的难民,在他们崇敬的眼神下踏马离去……”
“殿下,您凭什么觉得感受过世间万物酸甜苦辣的我会心甘情愿地嫁入后宅,为你生儿育女呢。哪怕你许诺着两帝并立,共治江山。”
“既然如此,都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都已经拥有了这么多权利,您凭什么认为我就没有野心,就会满足您施舍般安抚我的条件。
“有如此条件,为何不更进一步,何必有个皇帝在身旁制衡着我呢?”
“殿下啊,您最大的败笔就是多此一举地非要把公主殿下的命运每一次都摆在我面前,让我看着她依照世界的变化生儿育女、屈服在虚无缥缈肤浅的爱情和亲情之下,以为就此就能让我屈服,让我认命。太违和也太假了。”
秦烛钰听着宋知蕴一个世界一个世界的解答,眼眸中的光渐渐熄灭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宋知蕴趴在他耳旁低语道:
“殿下,每历经一个小世界后,看着眼前的方案不起效,下一轮您就多给我放些权,让我手里握着更多的权利,是不是每一次这么做都会觉得无比肉疼啊。”
在宋知蕴的冷嘲下,秦烛钰张了张嘴,还没有说出一个字,眼眸就彻底黯淡了下去,咽了气。
不知是被气的还是生机耗尽了。
宋知蕴撇了撇嘴,她还没说够呢。
自秦烛钰咽气后,大地剧烈震动了起来,周遭的光线忽明忽暗,像是被切割了般。显然这个小世界也支撑不住要崩塌了。
四周的景象扭曲变形,色彩交融分离,仿佛一张被搅动的画卷般。
秦烛芮不知何时静静地站在宋知蕴的身后,聆听着她侃侃而谈,眼神温柔地仿佛看她的孩子般。
从手指开始,身体渐渐化成一粒粒无色无味的尘埃。
宋知蕴恭敬地对秦烛芮行了一礼,高声道:“暮云皇朝第十二氏孙,秦氏羲和拜见先祖。”
秦烛芮弯了弯眼角,轻声道:“你这小崽子就是如今皇朝的现任皇帝。”
“回禀先祖,是的。”宋知蕴眼都不眨一下,就应承了下来。
现在不是,回去就是了。用不了多久。
若是让先祖知道那个废物才是的话,怕不是得担忧上几分。她素来尊师重道,哪里忍心。
秦烛芮浅浅一笑,如春日里融化的冰雪,流淌着暖暖的太阳气息。一如从前那个肆意张扬的少年。*
“看来,朕所坚持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好啊,真是好啊。未来真好。”
她伸出已经消融而尽的手臂,虚空摸了摸宋知蕴的脑袋。
轻叹后,随风泯灭,没留下一点来时的痕迹。
116 秦烛芮篇(一)
战鼓扬,硝烟起,一女子手持利剑,一马当先直冲入敌军中心,来回间喷溅的血雾下,敌军的头颅如稻草般轰然倒地。
不出一会,便冲散了敌军排好的阵型。身后的士兵英勇地朝敌军杀去,血染大地,尸首分离……
不知过去了多久,最后一名敌军倒在地上,收兵鸣鼓。女子一把扛起血色的战旗,绕军挥舞了一圈。
刚刚杀完敌精疲力尽的士兵瞧着战场上最耀眼的红,眼中闪烁着异常瑰丽的光,他们举着兵器不知疲倦高喊着:
“少将军威武!少将军威武!少将军威武!”
震天盖地的嘶吼顺着风飘散了很远。
少女凌然而立,赤红的披风随风轻舞,宛若燃烧的云霞。她轻笑一声,棕褐色的眼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高昂道:
“主谋已死,收兵,回营。”
高耸的城门若隐若现,秦烛芮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脚下的速度加快了几分,如火红的风筝般瞬间冲入城门,飞进军营。
“启禀将军,芮儿幸不辱命。”秦烛芮飞起来的步伐放慢了几分,行了个军礼,恭敬地禀报道。
秦大洪素来温和的脸又柔和上了几分,他对旁侧摆了摆手,示意都退下。
见军营里无关人士都退下了,秦烛芮笔直的背脊瞬间踏了下去,她哐当几步跳到秦大洪的身侧,摇着头亮晶晶望着他,邀功道:“祖父,芮儿厉害吧。”
见秦大洪并没有应答,她像只小狗般摇着尾巴在秦大洪面前绕着圈,如小蜜蜂般不停念叨着:厉不厉害,厉不厉害,厉不厉害。瞧那模样不问出答案就不罢休。
秦大洪宠溺地点了点秦烛芮的脑袋,“你啊。”
“这几日回府好好休息,过段时间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