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出马道士:我赚死人钱的那些年 > 第三十七章 傻子刘少

第三十七章 傻子刘少

火车缓缓到站。

窗外的景物不知何时已经变了,终于不似先前那般荒芜。

一座青山缓缓映入我的眼帘,窗外是青葱茂盛的草木,绿油油连成一片。

此时列车正停靠在位于山顶处的望乡台站。

车门打开,我的脚踏在石板铺成的广场上,跟着下车的群鬼往站外走。

出站口是两根高耸入云的巨型石柱,一左一右,中间夹着一条青石板路。

古老的铭文镌刻其上,雄伟壮观。

我脚步放缓,并没有急着出站。

而是时刻用余光偷瞄着远处人群中,一个双手捧着筐的男人。

此时的傻子刘杰走在路上,刻意与他鬼保持着距离。

表面深沉,内心中却是暗自窃喜。

此时他自认为他才是那个最聪明的人。

三言两语,再装装可怜,就哄得蒋天那个傻子主动把宝物双手奉上。

他为自己能拥有如此过人才智,而感到十分幸运。

然而独属于他的不幸,却很快就来了。

一队胯骑战马,身披黑袍,手持精铁弯刀的夜叉骑兵,突然出现在出站口的柱子旁。

夜叉们高喊着:

“就是那个拿筐的鬼!

枉死城毁坏站门,强上火车!

罪当凌迟!”

黑袍夜叉们如一阵狂风席卷着草木,转瞬便来到刘杰身边。

捧着筐的傻子刘杰愣在原地,还没明白怎么回事,背上就挨了一刀。

紧接着是第二刀,第三刀,第四刀......

夜叉鬼群刀刀狠辣却又避开要害。

不一会儿的功夫,刘杰就被片成了一副骨架,在马蹄掀起的劲风中独自摇曳。

最可怕的是,片刻后,刘杰的肉又原封不动的长了回来。

然后夜叉鬼门继续重复这个过程。

没有车票的我,看腻了,趁乱抬脚走出车站,向望乡台深处走去。

耳后刘杰的惨叫声渐行渐远...

如果他有下辈子,我希望他能做个好畜生。

......

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望乡台这个地方竟然还真是个台子。

整体来看就好像一个石头盘子,嵌在了山顶之上。

我来到石台边缘,向群山脚下眺望。

朦胧雾霭间,我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小村庄。

弯曲绵窄的小土路,挂着霜,一圈圈低矮的土墙内,围着一所所砖瓦房。

家家户户,房顶上的烟囱升起袅袅炊烟。

穆大叔和老橛子蹲在我家院子里下着棋,木头正拎着斧头一下下劈砍着柴胡,我妈正把一只肥母鸡按在开水盆子里拔着毛......

看着看着,我的眼圈不禁湿润了...

我还看见,村子后的山坡上,一颗松柏下,紧挨着的两个坟包。

它们是我爷爷奶奶和三舅,他们并不孤独...

我擦干眼泪,转身向台子尽头的那座桥走去。

我不能让其他鬼看见我流出的眼泪。

鬼是流不出眼泪的。

我边走便望,我看见远处的桥下,似乎是一条河。

古语言:弱水三千,神仙难渡。

漆黑的河面上浮着一层暗红色的雾,河水中似有万条亡魂惨叫,水面却不见一丝波涛。

河对面是两座巍峨的雄山,雄山之间,夹着一座气势磅礴的古城。

从老橛子画的地图上看,那座古城,就是酆都鬼城无疑了。

此时,只要我穿过眼前河面上的这座桥,便可到达酆都鬼城。

我缓步行至桥头。

桥边立着一座石碑,层层青苔遮掩下,若隐若现露出三个字。

“奈何桥”。

这是一座石木结构的长拱桥,大体形象类似于清明上河图画中的那座桥。

只不过这座桥上,没有沿桥叫卖的小贩儿,和串流不息的人群。

有的只是排着长队的群鬼,和桥中间那个熬着浓汤的老太婆。

我远远观察,我看到那老太婆的身边每经过一只鬼,她就会从汤锅中乘上一碗汤。

那锅中的汤似无穷无尽,散发着沁人心脾的猪油香气。

每只喝完汤的鬼,眼神都会立即陷入死一样的空白。

它们应该是被夺走了最后一点曾为人时的理智。

“孟婆汤”!

三个字在我脑子里出现。

相传孟婆是个姿容绝世的美女,我看着眼前桥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