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禁闭上眼睛,试图让自已冷静下来。 “我这么多年的努力,难道只是为了得到一个人的认可吗?” 他开始自问,突然间觉得自已的思绪变得有些沉重。
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已并不是真的为了胜利而打球,而是为了摆脱那种“永远不够好”的焦虑。他总是想着,“如果我进了这球,可能就能得到更多的肯定。”或者,“如果我能在比赛中站出来,我就能打破自已的心理障碍。”
这些想法让他的内心变得极其复杂和繁琐。他想,要是自已在比赛中能够做到更完美,那一切的不安和恐惧似乎就能烟消云散。可每当他想要逼迫自已做到最好时,自已却又被那份过于沉重的期待压得喘不过气来。
“完美的自已,在哪儿?”
这一次,他甚至开始自嘲,自已怎么会有如此不成熟的想法。他意识到,自已并不是在享受篮球带来的乐趣,而是在心里给自已设定了一连串的条件:“如果我做到这个,我就能得到认可;如果我做得更好,我就能克服那些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