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玄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低沉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苏夜行。”
“臣在。”
苏夜行应声而起,声音平稳。
“你作为刑部的主官,对律法最为精通。
今日为何沉默不语?”
南宫玄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问和期待。
苏夜行微微一笑,回答道。
“陛下,律法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他继续说道。
“这八万大军追随逍遥王造反,破坏了国家的和平,伤害了无辜民众,犯下了死罪,这一点无可争议。”
“按照律法,他们确实都该受死。”
苏夜行的话音未落,却突然转向。
“然而,臣建议陛下不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
“杀戮八万人固然可以彰显律法的严肃性,但这会为陛下蒙上嗜血的恶名。”
苏夜行解释道。
“而且,一旦这八万人被处决,天龙皇朝的百姓对陛下的感觉将只剩下恐惧,而非敬重。”
“这样一来,百姓遵守法律并非出于对法律本身的尊重,而是源于内心的畏惧。”
苏夜行强调。
“敬畏与恐惧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
“臣认为,应该对军中的高级将领进行严惩,以此来维护律法的尊严,展现陛下的权威。”
“同时,对于普通的士兵,陛下应当展现仁慈之心,赦免他们的死罪,以此展示陛下的宽厚。”
苏夜行总结道。
“这样恩威并施,才能真正体现陛下的英明与智慧!”
苏夜行的言论一出,群臣无不惊讶,心中暗自佩服他的才智和对律法的娴熟。
同时也感叹陛下能够识人善任,看中了苏夜行这样的贤才。
老练的大臣们已经看出,新任的刑部尚书苏夜行以及吏部尚书谢青衫,都是皇帝的心腹之选,或许早在太子时期就已经被纳入麾下。
南宫玄环视着大殿,沉声道。
“造反之事,罪不可恕,即便朕有心宽恕,也不能无视律法的存在。”
随后,他宣布旨意。
“将叛军中的将领,全部斩首!”
然后,南宫玄表示。
“但考虑到上天好生之德,朕不愿再制造更多的杀孽。”
“死罪虽可免,但活罪难逃。”
南宫玄接着说。
“参与叛乱的士兵将全部被贬为军奴,除非立下重大功勋,否则不得赦免。”
所谓的军奴,指的是地位最低的士兵。
在战争中,他们必须冲锋在前,在撤退时要负责掩护,承担最高的风险。
因此,军奴的存活率极低,一百个人中能活下来一个已是幸运。
此外,军奴的小功不受认可,待遇低下,后代也被剥夺了科举和经商的权利,社会地位极其卑微。
唯有建立非凡的功绩,才能摆脱这一身份。
天龙皇朝历史上,成功脱离军奴身份的人寥寥无几。
随着降军问题的解决,最后一件大事便是如何处理造反失败的南宫逍遗体。
作为先皇的亲弟弟,南宫逍的身份尊贵,按常理应入皇陵享祭祀。
但因其谋反行为,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在朝廷上,大臣们似乎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话题。
南宫玄没有提起,自然也无人敢说。
《天龙史记》记载,永安初年四月,逍遥王南宫逍举兵谋反,最终被圣皇帝南宫玄平定。
其遗体并未进入皇陵接受香火祭祀,具体葬于何处成为了一个谜团。
……
捷报传入京城之后,南宫玄下令,皇城内庆祝三日,并解除了宵禁。
顿时,整座皇城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氛围之中,百姓们尽情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欢乐。
然而,在这看似普天同庆的背后,却暗藏波澜。
一些大臣离开皇宫后,并未加入到这狂欢的人群中,反而将脸上的笑容迅速收敛。
他们是逍遥王埋伏在朝廷中的眼线,如今随着赵虎贲将军送回的书信为证,这些隐藏的内奸终于被南宫玄一一揪出。
很快,这几名官员的府邸便迎来了不速之客——禁军的到来,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抄家灭族的大清洗,罪行昭告于天下,彰显了帝王对叛逆者绝不姑息的态度。
皇宫,南书房中。
“提示:检测到宿主完成除恶务尽任务,奖